返回第35章,李世民的思维也被带偏了  初唐奋斗史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陈平道:“那老奴便直说了!

据这位文水县男自述,他非但没有读过经,就连我大唐的启蒙读物,也没念过几本。

老奴本以为文水县男是不学无术之辈,但听到他念诵《三字经后,却又将之惊为天人!

正因如此,方才陛下问话,老奴才会有所迟疑。”

“听完之后惊为天人?

这《三字经以经命名,我大唐何时多了这么一本书,朕怎的从未听闻?”李世民皱眉道。

“老奴也是第一次听说!”陈平低头道。

“哦?那倒是奇了!听你这么一说,朕倒是来了兴趣,很想听听什么样的书,能让陈内侍惊为天人。”到了这时候,陈平终于彻底挑起了李世民的兴趣。

“老奴试着记了些,陛下姑且听之。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陈平嘴上说的谦虚,说自己只记下了一些,实际上却把许泽轩念诵的唐代版《三字经背了七七。

“人之初、性本善……”

刚开始,李世民还听的有些漫不经心。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神色变的越来越专注。

到了后来,甚至摇头晃脑,完全沉浸其中。

一连默诵了好几遍,又亲自动笔抄录了一份,这才意犹未尽的停了下来,小声感慨道:“大道至简,这《三字经也不知是何人所做,短短数百字,就讲出了圣人之言,让人读起来如饮琼浆,欲罢不能,当真是妙文!

陈平,朕且问你,你可知这《三字经的作者是谁?

如此大儒,朕若是不见一见,实乃憾事!”

陈平摇头道:“这个……许县男没说,老奴也没问。

不过据老奴观察,许县男背诵这《三字经时,略显磕巴,中间甚至还停顿了好几次。

按照常理来说,若此书真是许县男的启蒙读物,那早该烂熟于胸才是。

所以老奴斗胆猜测,许县男或早有心书写一本启蒙读物,且已经准备多时。

只是不知因何缘故,迟迟没有成书。

今日,老奴一阉人,居然斗胆考教其经学。

许县男年轻气盛,一时之间气不过,这才当着老奴的面,念诵深埋于心的腹稿。

也因此,才会在背诵的时候,出现需要考虑一段时间的情况。”

“你的意思是,这《三字经乃文水县男所做?”李世民瞪大双眼,满脸的不可思议。

在封赏爵位之前,他就派人查过许泽轩的底细,发现对方出身于商人家庭,虽读过书,却从未拜过名师。

年仅十五岁,没拜过名师,如何能做的出《三字经这样的奇文?

可要说不是对方做的,陈平说的这些怪异之处又怎么解释。

难道一个擅长丹青,又能弄出贞观犁的小子,会愚蠢到连启蒙读物都背不全?

李世民的文学素养可不差,深知《三字经的分量。

知道这样的书,只要一经面世,必然能够流传天下,绝对不可能默默无闻。

此前他没听过《三字经,而《三字经中,又有颇多南北朝的典故。

这也表明,此书绝非陈年旧作。

不是早年的作品,许泽轩又背诵的磕磕巴巴,答案似乎全都指向了陈平的猜测——许泽轩就是《三字经的作者。

“老奴也只是猜测,不敢确认。

不过,老奴虽然不知《三字经的作者是谁,却知道另外一样好东西,是谁做出来的?”说了半天,陈平终于把话题绕到了火炕上。

李世民闻言,哈哈一笑,指着陈平道:“看来陈内侍今日许家庄一行,收获颇丰啊,不仅得了《三字经这样的奇文,还得了其他好东西。

你就别卖关子了,速速与朕道来!”

“老奴……遵旨!”陈平先是朝着李世民行了一礼,这才将有关于火炕的好处,娓娓道来。

“照你所说,只要有了火炕,百姓要熬过寒冷的冬天,就会容易许多?”李世民并不认为陈平会欺骗自己,也不怀疑火炕的作用。

只是身为帝王,他深知冬天之所以难熬,不单单是因为冷,还因为百姓缺少衣物、食物。

连衣物、食物都买不起,再加上住的房子四面漏风,存不了热,造不造火炕又有什么区别。

即便火炕有用,这些百姓又哪来的闲钱?

陈平虽然不常在李世民的身边,却也伺候过李世民一段时间,多少能从对方的行为举止中,看出些端倪。

此时,他见皇帝陛下有些不以为然,忙又补充道:“若火炕只能取暖,老奴也不会说这是个好东西。

其实比起火炕,老奴更欣赏的是许县男弄出的灶。

许县男所造之灶,生火快,火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