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8章 士为知己者死  御史朝堂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皇上高见!把他们埋了吧?别给野狼饿极了来吃了尸首。”黄侃看着地上本不应该有的尸首沉重建议道。

这得到了所有人的赞同,于是人马停下来,连皇上也开始动手挖坑,用刀刨开雪地。

“他们都是我安国的忠贞节烈之士,眼里只有安国,以安国为重。可惜,他们都死了!”埋好了刺客,皇上拍了拍手,叹息一声。

刺客一共七人,现在都被深深地埋在了地下。

重新骑上马出发时,张谦让向黄侃请教道:“小黄大人,你刚才的那个冲向刺客的动作实在太快太帅了,我很佩服!还有你的拔刀动作,能不能传我一招半式的,让我也好在紧急时刻……”

张谦让始终是个文官,这种情况见得太少,更缺乏应对经验。至于拔刀对敌,他也根本就缺乏相应练习,是事临到头了才想要让自己变得厉害些。

闲时不烧香急来抱佛脚。

不过黄侃却没什么心情和兴趣指导他拔刀动作,而是道:“张大人!我拜托你的,看着林宰辅父子,你不在他们身边,却跑来这里前面干什么?”

对于刚才出手击杀了一名刺客头目的事,黄侃其实内心里也如皇上一样,他更不安,充满愧疚。这杀的毕竟是自己人,尤其还是最忠于安国的勇士。

不过在当时的电光火石之间,他又没有选择,必须得如此痛下杀手。

此时张谦让这般说法,令他有些莫名的悲哀,于是找了个由头,转移了话题,也发泄了下自己的不满。

张谦让不见黄侃答应指点他,却反招来一顿埋怨,不知小黄大人哪根筋不对,赶紧回答道:“放心,小黄大人!我拜托了小曹带来的两名精锐负责看着他们的,这个更靠谱些。而我么,则要……”

顿了顿,没等看着他的黄侃再问什么,又道:“毕竟我需要跟在皇上身边,时刻参与军机大事,做好兵部侍郎应有的参谋工作,这才是职责所在。”

皇上闻言点了点头:“老张这说法是对的。”给予了张谦让态度看法上的支持。

黄侃也知道二人没错,不过却始终有些愧对刚才出手杀死的刺客头目,心情郁闷,没法开心,当下也没再说什么。

原本他的目的也不指望张谦让能看得住林家父子。

不过这已是张谦让的责任。

林家父子若逃走,张谦让就猫抓糍粑脱不了爪爪,而他的仕进之路,紧盯着的兵部尚书之位也就终结了。弄不好,侍郎也没得当的,无法再坐稳下去。

在御史台任上,黄侃考察了许多人,比张谦让更适合侍郎这个职位的大把的多了去了。连侍郎的位置黄侃就觉得他不能再做,何况是兵部的第一把交椅尚书的位置。

但张侍郎毕竟在兵部多年,还是值得一用的,诚如他说的在职方司多年,了解四夷兵备情况。

按照皇上的意思,要朝臣大换血,任用起属于自己的班底人马,那么,这种考察下面能臣的职责,黄侃在监察百官之时顺便就做了,已有一大批各方面人选。

尤其御史台下察院,负责地方官和吏治监察的,推举了一大批的年轻人,交给了吏部再行考核。

张谦让么,回去以后,追究一下他的各方面失察之责,保留工作,降职使用。让他去训练骑兵得了,将功赎罪,以观后效。

这样他反而会更尽心尽力。

黄侃答应过对方,给他在后面使劲推。他没有食言。这几日路上,也让张谦让向皇上详细汇报了他的精锐骑兵战略。皇上很满意,张谦让欢喜无限,认为黄侃果然说到做到,当他祖宗一样敬着。

他不可能看得到这里面的关节的,完全是被卖了还帮人数钱。

周围的人,除了何大丰也都认为张谦让即将飞黄腾达,兵部尚书之位是他的了。恭维他的话已经从许多人的嘴里说出来,张谦让听着格外舒服满意。

只有何大丰在一旁看着不做声。他不可能说什么的,他什么也不会说,不能说,不敢说。皇上答应了他全身而退,已经是皇恩浩荡,他感恩都还来不及,又怎么会去坏皇上的大计好事?

自寻死路的事,何大丰当然不会去干。那陪葬的是他全家的人头啊!到时候滚滚落地,他能如此傻到祸从口出吗?

皇上跟黄侃要做大事,为的也是安国将来,选用属于他自己的班底人马,让年轻人来干,少壮派多血性勇力,不怕得失,如此上下一心,必能将安国带入一个全新的局面。

这是好事。

他三朝元老,忠心耿耿服务安国,服务皇家的,又为何要去破坏现在的少年皇上大计?那可不是背主叛国么?这种事尚书令何大丰更不可能去做了。

所以,他最好的选择是做个哑巴,什么都看破不说破。

以后张谦让要想得通,要能及早退出来,退步宽平,相信他是有这个智慧的。他本名谦让,如果都不懂得这个名的真正含义,不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