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四章 追查  江湖之寻剑录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师弟什么意思?”唐临颇为疑惑。

“景岚镇太平已久。”萧默听到师兄问自己,脸却是转向袁静程说道,“现在突然出了一等一的轻功高手犯案,六扇门又抓捕失败,该怎么做?”

“加强巡查戒备,从别处调集人手。”袁静程回答道。

“但是景岚镇地处偏远,离这里最近的大城镇也在二百多里以外,即使把马往死里跑,也要四个时辰才到。”萧默补充道。

“且不说到时候黄花菜都凉了,就算能调集来人手,谁又追得上?”萧默看向袁静程,全然不管她逐渐变得尖锐的眼神,继续说道,“六扇门眼皮底下跑了人,也一定会追查到底。而我师兄不仅轻功卓越,又见过犯人身形,最后还不是要请我师兄出马?”

萧默摊了摊手,略带无奈地下了结论:“逍遥峰的脚下出了事,逍遥峰的大弟子看见了,哪怕是为了师门名望,也不能不管。”

尽管萧默说的都是真实的判断,但怎么听,都像是在把唐临赶鸭子上架,使得他不得不帮忙。

也就是唐临知道萧默的脾气:怎么想就怎么说。否则换了别人,恐怕当场就要撇开关系。

话已至此,唐临也不能不表态,于是上前一步,向袁静程抱拳道:“逍遥峰素来奉行侠义,如果六扇门信得过,在下一定竭力相助。”

袁静程回道:“逍遥峰的大弟子,在下当然信得过。只是如果误了事,二位可担得起责任?”

嘴上虽然说着“二位”,实际上这后半句话,就是说给萧默听的了。

“不过从头再来而已。”萧默说道,“本来不也没追上?让他跑了,大不了再搜一遍,还会比现在更严重吗?”

袁静程不置可否,说道:“那二位跟我来。”

……

石板长街。

去往衙门的路上,袁静程走在前面,萧默和唐临二人走在后面。

唐临突然搂过萧默的肩膀,悄悄问萧默道:“你刚才说,咱们有事要找她帮忙,是什么意思?”

萧默看了看袁静程的背影,也低声道:“她既然有各大门派的资料,那应该也对顾南安有所了解,我有些事情想问。”

唐临表情微妙道:“就因为这个,你就要卖师兄?”

萧默扭头看了一眼唐临,眼神空空的,像是有些迷茫,问道:“师兄觉得我刚才说的不够清楚?”

“那倒不是。”唐临道。

“那是师兄怕了?”萧默又问。

“一个毛贼而已,又有何惧。”唐临正色道,“就冲他的轻功,我也要争一口气。”

末了,唐临又语重心长地对萧默说道:“只是下次不能再这样无礼了。本来我们帮了忙,袁姑娘对我们印象不错。你可倒好,三言两语弄成现在这样。以后再有想法,记得先跟师兄说,不可鲁莽。”

萧默怔了一下,点了点头。

……

离开东门的时候,萧默一行是三个人。

走到回去的时候,就已经变成个人了。

每走过两条街,就有一个穿着官府样式衣衫的衙役来向袁静程禀报消息。

景岚镇的三座城门早就戒严,刚才追捕许久,期间竟然没有人进出城镇;原先一块跟着追人的两个衙役因为追不上马,也跟丢了;三队人已经派了出去,目前还没有收获……

到了衙门口,其余的衙役各自散回岗位,一行人又变成了三个。

正门两侧摆着一对面目狰狞的石狮子,右边一架竹棚,用来拴马。院墙上贴了几张告示和海捕文书,大门上方挂了一个牌匾,蓝底黄字,写的是“景岚镇署”。朱红色大门上挂着铜制兽首门环,十分威严。

看着眼前对开的大门,萧默问袁静程:“你们既然自称六扇门,现在这里只有两扇,其余四扇在哪?”

袁静程负手站立在大门前,神态倨傲。

“衙门是衙门,六扇门是六扇门。”袁静程解释道,“衙门负责治理百姓,但六扇门管的是江湖人。六扇门的办案公署都建筑成一个样式,正门开三个门洞,每个门洞镶着对开的铁门,总共六扇,分别对应仁、义、礼、忠、勇、智。铁门浇铸而成,门上刻着没有嘴的兽头浮雕,寓意‘铁面无私’。”

作为六扇门铜腰牌,袁静程很骄傲。

萧默问道:“所以眼下景岚镇只有管百姓的衙门,六扇门尚未在这里建立公署?”

袁静程回答道:“六扇门的公署据点都建在大都市。到较小的城镇办案时,都是靠当地的衙门支持。”

“原来如此。”萧默豁然开朗,说道:“多谢袁姑娘答疑解惑。”

袁静程“嗯”了一声,没有再回话。

跨进衙门院里,袁静程亮了腰牌,便喊来几个衙役到跟前来,三两句话就吩咐下去。巡逻的、警戒的、调集人手的、去盯梢的,工作互不相同,又有所照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