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四章  皇子河水向东流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全院子的人都知道了。女人们的谈话一般都是从吃上慢慢展开,往往是一波接着一波,像是烧柴做饭一样,谁都嫌灶膛里的火不够旺,迫不及待地往里边填干柴。

锦程对这里的生活还不太熟悉,她也不喜欢聚在一起说三道四。孩子送到学校后基本上都是待在家里,洗洗衣服,实在无事可做的话就再屋里的桌椅板凳擦拭一遍。也有的时候拿出儿子一年级的课本,看上几眼,每次看到课本的时候都会有些伤感,她怀念上学的时候,一个鸡蛋就能换一个本本呢,可是那个时候家里穷,实在念不起书了,自己也告别了学校。现在她只盼望着儿子女儿都好好学习,不要辜负现在美好的时光,像自己一样如此后悔,即便做梦都能梦到自己背着小手读书的场景。

搬到县城已经有一段时间,她还没完全融入这个生活圈子,确切地说她还没有适应这个院子的生活方式。她有点苦恼,人闲着确实不是个事儿,把孩子送到学校后一直在家里坐着,这跟以前的忙碌相比,身体的轻松换来了是精神的劳累。她不止一次听见过一层楼的人在背后指指点点。“那个乡巴佬出门了……”“哈哈,你瞧她那衣服……”听到这些话锦程总是一笑了之,但是这多少都影响着自己的心情。她想念农村,在那个地方虽然也有闲言碎语,但是大家都一样,谁也不会笑话谁。想念终归想念,她已经无路可退,再说自己也不允许自己回去呀,这个时候回去肯定会让别人笑掉大牙的,再说要强的性格也不允许自己服输。都是两个胳膊扛着一个头,谁也不比谁多点啥。她心想。

这几天的闲暇时光让她有时间思考一些事情。她感到自己是大嫂棋盘上的一个棋子,她考虑的是自己家要怎么样,而大嫂考虑的是“大家”,这也许就是自己和大嫂之间的差距。去舅舅家串亲戚回来,爹就在门口等着她说自己院子的事儿。房子不住也是空着,不如让守全先住着。老甲的低着头说,锦程能感觉到爹的无奈,按照爹的性格,不是被逼无奈的话他绝对不会去说这事的,这不是借个锄头、铁锨把儿。锦程理解爹的苦衷,欣冉地接受了爹的想法。在他们搬到县城的第二天,五弟已经入住。现在想起来,这事儿可没有那么简单。不过锦程也想开了,都是自己亲兄弟嘞,能帮助就帮助点吧。至于谁在背后推动那倒是次要的,谁愿干啥就干啥吧。

刚从那些烦心事中跳出来,门开了,儿子哭着站在门口。锦程示意儿子进来,儿子哭着扶着门框不敢进屋。锦程心想肯定坏事了。

“咋了?徽徽”锦程蹲下来问。

儿子没有回答,只顾抹着眼泪。锦程拉住儿子的胳膊问:“给妈妈说说到底咋了?”

“俺——俺老师说让你去一趟学校……”说完接着哭了起来。

听见老师让去学校,锦程感到头皮一阵阵发麻。儿子肯定闯祸了,要不人家老师怎么会叫家长呢,哎,真是的,一点都不让省心呀,锦程叹了口气想。她想问问情况,儿子也说不出个所以然,只好硬着头皮去学校了。

见到老师,锦程心才算放下,老师慈眉善目,一点不凶,进了门就让她坐在椅子上。锦程感到心里十分温暖。

等锦程坐下,老师开始说:“这个孩子有点小毛病,真需要好好教育一下了。上课吃东西,自己不听课,还打扰别人听。还有今儿打架了,你瞧瞧,这是他书包里装着的凶器”说完,老师递过来一根一端带着几个分叉的棍子。接过来这个棍子,锦程才算明白了,她不住地给老师道歉,并保证不再将任何凶器带到学校了。老师见锦程和孩子认错态度很好,笑着说:“也不用太在意,小孩子嘛总要犯个错的,教育教育就好了”。听到老师的话,锦程感动得不知道说什么是好。该上课了,儿子跟着老师进了班,她刚出门准备回家又被数学老师叫住了,老师到办公室翻了翻卷子递了过来,她拿起来一看,3分,哎,真是不知道该怎么表达,尴尬地看着老师。好在老师比较忙,给她说了几句就让她回家了。

出了学校门,锦程长长舒了一口气,心跳总算恢复正常。城里人也不是那么凶嘛,这一次经历改变了她对城里人的印象。也正像她之前思考的那样,谁也没有多长个脑袋。

回到家,她就开始分析儿子的问题,这确实让人头疼,要不为了孩子们有个好的前途,咋着也不会考虑到县城来呀,这要是不好好学,这不是白费事了吗。她把手里的棍子放在桌子上,这个棍子的问题她知道根源就是在老家养成的毛病。前两年,老家的学校不太正规,老师也是村子里人,半教书半务农,农忙了就把书本一撂,给学生布置点作业跑到田里拔草种田。学生们也无所事事,孩子们在一起总要找点事做,打架成为这些学生的最爱玩的游戏,他们也不是真打,都是比划比划。书包里带些“武器”也是常事儿,这已经成为一种习惯。家长们都不去在意。不过入乡随俗,锦程也意识到这个问题,县城的学生文明点,她没有将这个问题及时制止,心里也有点愧疚。确实,融入这个大圈子真需要去考虑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