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五一章 凤梧祭典  百家祭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凤凰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菶菶萋萋,雍雍喈喈。

——胡不说·《浮华演义·凤梧祭典》

………………………………………………………………

当世七朝争霸,百家争鸣,若以文论道,当数赵宋。

赵宋以文立朝,文士荟萃,得家助,更层楼。

若论文坛盛典,当为凤梧祭典。

赵宋之凤梧祭典,相传源于赵宋建朝之传说。那时,洪水肆虐,民不聊生,建朝之君赵匡救雏凤,而凤凰感其恩遂救世。后赵匡建朝于梧桐旧地,得天降黑石之助,遂建凤炎都城。

此后,赵宋得三教九流之家相助,得以并肩争霸于七朝。为感凤凰相助情,在家支持下,赵宋以二十载为期,以祭祀凤凰为名,召集当世少年英豪,汇聚凤炎都城,以文扬其国力,昭其感恩,名曰凤梧祭典。

然而,芸芸众生,大多只知祭典二十载为期,只知祭典有三则,却少知祭典有明暗之别,更有三求。

所谓二十载,自然便是二十年召开一次。至于祭典其三则,亦分明暗。

明之三则,一为年龄之则,须为十五岁以,五十岁以下。二为性别之则,女子不可参祭典。三为资质之则,芸芸众生需得赵宋各州府近年文士考试前五十名。

至于暗之三则,其一二则倒与明祭相仿,唯有第三则,乃是修行当为格物界与致知界之修行者。若不及或超出此则,皆不可参与。

而明暗双祭,所在之别在于修行者。修行者可参与两者,而非修行者只可参与明祭。更有甚者,若年龄时机恰好,可以参与两届此等盛事。

据赵宋言,此等三则,可纳当世英豪,可壮赵宋国力。

至于祭典三求,则为赵宋秘事,不足为外人道也。

此刻正值春节喜庆之际,大年初三之时,作为一朝之都的凤炎都城,人流摩肩擦踵,都向着祭典广场涌去。

寒气减不了热情,晨光照亮了希望。

当一句“赵宋王朝,凤梧祭典,即将开启,请诸子入座”的声音遥遥传来,瞬间唤起了所有人的热情。

围观人群中爆发出阵阵热烈掌声,众人翘首以盼,皆想要一睹参加祭典的少年同场竞技的风采。

凌浪涯和胡虚,以少年修行者之姿参与本届凤梧祭典。

此时二人身处其中,听着传来的阵阵欢呼,蓦然感到一阵心神激荡,豪气顿生。

两人在丘家军兵士老张的送行下,穿过汹涌的人潮,安然抵达了检查处,并通过了两名官兵的审查,得以进入祭典广场。

两人相视一眼,迈步穿过了祭典广场的栅栏之门,和守门的官兵擦肩而过,见到眼前之景,却大吃一惊。

在两人眼前,是辽阔的祭典广场,遥遥可见宫城的城墙。两座九层高的祭坛,与宫墙平齐,占地过四分之一,分立广场两侧,犹如两座高塔一般。在祭坛的四周,整整齐齐地摆着超过一万张的横木书桌,桌皆有一具古色古色的瑶琴。

在祭典最底层,每隔三丈距离,皆有一名身穿火焰红袍的人盘坐其中,双腿盘膝,双手结印,双目紧庇,在他们的手中指尖,隐约可见缕缕的火红玄气。

让凌浪涯和胡虚诧异的,不仅是眼前的壮阔之景,更是身边之感。

二人不约而同回头望去,只是与芸芸众生隔着一道栅栏,却像隔着两个世界。他们仍然可以看到老张、老渔翁等人的脸,甚至可以看到他们丰富的表情和加油的动作,却听不到他们说话的声音。

那道栅栏,似乎把所有的声音都隔绝了。

祭典广场内,是一个无声的赛场。

祭典广场外,是喧嚣热闹的人间。

两人心中好奇,一时不知所以,便边走边打量,当把目光落在祭典底层的火焰红袍的人时,终于察觉出了一些端倪。

凌浪涯思索片刻,道:“想来,我们听不到外界的声音,应当是祭坛那些红袍修行者所导致。”

胡虚点头道:“想来确实如此。那火焰红袍,乃是家的标准服饰,那些人自然是家子弟无疑了。从他们指尖的玄气来看,虽然玄气不算深厚,大概是底层子弟。但聚沙成塔,想来就是他们用玄气运用功法,撑起了一道隔音的屏障阵法。”

凌浪涯道:“能够撑起一道遮蔽整个祭坛广场的屏障阵法,哪怕只是隔绝外界之音,此等能力也不可小觑。”

凌浪涯低声道:“除却纵横家外,三教九流的枝叶庞大,根深厚重,可远不止你现在所看到的。倘若我们能夺得祭典双冠,得以进入文度阁,那时候你就会见识到了。”

凌浪涯笑道:“那就好好努力吧,至少要拼力一试,能走多远,终究要试过才知道。”

胡虚道:“那我们就在祭坛之巅,遥遥相望。”

两人不禁一击掌,相视一眼后,看了一眼手中牌号,便挥手相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