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七五章 荒芜小镇  百家祭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位于凤炎都城郊外的江渡小镇,曾经因为一个小渡口,繁华得人来人往,犹如闹市。

曾经繁华堪比闹市的江渡小镇,因为需经山道夹缝过,荒芜得杂草重生,犹如废墟。

因交通繁荣,也因交通没落,莫过于江渡小镇。

自从赵宋王朝在小镇外大动土木,修建了宽广可经十马并肩畅行无阻的官道后,又在官道尽头的碧珍江处,修建了一个大型的渡口码头,就一举夺走了只有一个渡口的小镇风采。

一条官道,一个渡口,夺走的不仅小镇的神魂,还夺走了镇生活的人的生计。

自大渡口码头修建以后,那些往来的船只已经不满足于依靠小镇的渡口,而是宁愿航行多数里,停泊在大码头,再经过官道进入繁华的都城。

当原来小镇的人,看着往来船只从渡口擦肩而过,就像看着钱财从自己口袋中溜走一样,因此再也不能凭借这个渡口获得收益和利润。他们望着江溜走的金银财宝,揉着被货物压垮的肩膀,踹着越来越紧的裤兜,最终离开了这个小镇。

当他们离开小镇,经过那两座大山夹缝的乡道时,总是会想,倘若没有这两座大山,也许朝廷就会把官道修建在此处,一直通道小渡口处。那时候,乡道变官道,小码头变大码头,小镇乡民的钱袋也变得越来越鼓,那该是多么美好的事。

可是,这世很多事,并没有如果。

眼看小渡口没落,赖以为生的运输生计也没落,更重要的是没有收入,越来越多的小镇乡民开始接受现实,逐渐搬迁到大渡口附近,继续做着运输的营生。

一开始,率先离开的乡民,总会惹来留守小镇的人的鄙视和辱骂,认为他们是背宗弃祖的不肖子孙。可是,当他们偶尔得知,那些离开的乡民在大渡口混得越来越好,口中的钱袋也越来越满时,那些曾经鄙视他们的人开始羡慕不已,虽然嘴仍然不认输,但行动却变得老实起来。

后来,在金钱的诱惑下,在破落小镇的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搬离这个小镇,一起涌入到大渡口码头。当离开时,那些曾经执拗的人总是找理由安慰自己,倘若不是两座大山阻挡,自己也不会流落他乡。不过,那大渡口码头距离此处也不算远,应该也不算背井离乡吧,最多只算距离家乡远一些。

越来越多的人,以各种的理由说服自己离开家乡。

直到,江渡小镇空无一人,一片荒芜。

当那些背井离乡的人,在大渡口码头看到高大的船只,满载着各种货物,而自己一天的搬运费用,几乎抵过以前的半月工钱时,心中早已乐开了花,哪里还记得曾经有这样一个念念不忘的小镇,在等着他们归来。

他们沉迷在灯红酒绿里,忘却了回家的归途。

小镇荒芜,空无一人,唯有野草丛生,守望此地。

此时,夜色渐浓,弦月高挂,两座大山的投影掩盖了乡道的痕迹。

在夜色黯淡的官道,此时来了一群人。

倘若有人在山顶或山腰处,就可以发现这群人共有五个。为首的是一名衣服破旧的糟乞丐,身后是一名白衣长袍少年和一名锻红锦袍青年,而殿后的是一名捕头和一名执扇公子。

这五名踏着夜色来到荒芜小镇的人,正是凌浪涯和胡虚等人。

当时,众人在和糟乞丐谈完之后,正要来江渡小镇时,却被他的一句“那些孩子不在江渡小镇”吓倒。正当众人大失所望时,糟乞丐却告知,那些小孩不在,是因为他最近都躲在城郊外,在偷偷观察那些车队,看有没有机会救回小苗儿。发现他们去了别的更远的地方。那些车队庞大,还有多人把守,显然才是重点。而到江渡小镇的是小型车队,确实是运送油脂的车队。大概是油脂等物料太多,大概就是烈刀门找到了那个荒废的渡口来运送,因为这里船只少运输快,而且还可以掩人耳目。

听到此消息后,众人本想跟着糟乞丐所指的方向车队继续追寻下去,只是却不知终点在何方,再加路途遥远而且今天天色已晚,只能作罢。只是,众人又不甘心就此收手,再商量片刻之后,决意还是到江渡小镇一看,观察一下是否有新的消息。

不过,由于莫大胆本来是要带路的,幸好糟乞丐观察了数天,也知道了江渡小镇的范围,因此他便想返回家中,把此时告知担忧了一天的娘子。至于凌浪涯等人,则在糟乞丐的带领下,一路来到了小镇。

五人也不耽搁,路快步而行,只是赶到小镇时依旧夜色浓郁了。一路行来,凌浪涯等人确实发现了乡道的杂草有车痕碾压的迹象,而且有些还是挺新鲜的痕迹,显然是车队刚经过不久留下的,这也就愈发肯定他们的猜测没错。

当五人站在小镇口遥遥看去时,只见数十座房子分布在小镇道的两侧,犹如匍伏在乡道的异兽一般,在夜色中沉默而狰狞地俯视着大地。在道的尽头,隐约传来江水的涛声,大概那里便是小渡口码头所在之地。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