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离看到几人记录完毕,这才接着说:“接下来,老师给你们说一下中庸的思想体系。”
“中庸所论乃天道、人道的最高深又最恒常的道理,中庸是循中和之道而为之。其通篇的主旨是论中和,探讨致中和的方法。
中和是宇宙的本来状态。人的可教育,就在于能中和政教的作用,就在于致中和。
中庸开篇提出,“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貌似为“性、道、教”先下了定义,而实质是为中庸一书奠定了理论基础。
其认为自然授予人的本质就是人性,遵循人的本真善性就是道,修养本真善性就是教。道实质是遵循人的本真善性处理天、人大小事务的无声、无息、无味、无色的一以贯之的自然法则。
道即率性,率性就是自然、平常,平常之理即常规常理,自然的常规常理就是中,就是和。
中庸一书认为中和之道即天下根本之道,即天下平常、常用之道。用不偏不斜的平常的中和之道对待所有事物就是中庸,以中和之道修养自己就是中庸。
就中庸一书而论,可知中庸既是最高的大道境界,也是处理问题的最正确的思想方法。
中庸指出,用中和之道处理问题,不是一朝一夕之举,而是时时、事事、处处都能自然符合中和之道,这才叫做中庸。舜能做到了“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这并非一般人所能做到。只有颜回式的贤人才能“择乎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弗失之矣”。即使能均平天下、能辞却爵禄、能蹈白刃的人,也不等于能做到中庸。此三件大难之事,经过一时的努力,也可以成功。而中庸是时时自然地循行常理常道,凡事居于不偏,恒行天道。乍看无大难,但非终身修行中和大道而达精熟者、无丝毫私欲者,均不能大道中庸。此即圣贤所以为圣贤之依据。中庸指导下的做人之道、做人准则,是至强至刚之大道,并非柔弱之道,“和而不流,中立而不倚”。
中庸指出“道不远人”,要在笃行不移。中庸之道广大而隐微,普通百姓只要由衷修行亦可有所成就,但深入修养,即使圣贤亦有所不能之处。
道可大可小,大到天下装不下,小到不可分,既适合百姓所用,又适合圣贤所修。
道本为常人办常事所行常理,如脱离常理而求道,则为空道,则为不合实际之道。
而修道之则就在常理常事之中,中庸引用诗经豳风伐柯诗句,说明用中庸的楷模就在心中,就在身边,可是学起来还差得远,这是很自然的事。
所以修养中庸之道,执行中庸之道的言行不可不严格谨慎,不可不努力。
中庸认为,需持续培养行大道之人,行大道之人需修养仁义礼智勇。
中庸认为“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此三点就懂得了如何修身、修道了,那将自然会管理人、管理国家和谐天下了。
一个管理国家、安定天下的人,修了道,要笃行,要事事处处系统而一贯地行道。
中庸为此提出了治国安天下均需持之以恒的九方面:修身修养自身、尊贤尊重贤人、亲亲爱护亲族、敬大臣敬重大臣、体群臣体恤众臣、子庶民爱护百姓、来百工劝勉各种工匠、柔远人优待远方来的客人、怀诸侯安抚诸侯。吧xs8ne
这些做到了才算笃行中庸。
中庸云:“诚者……故时措之宜也。”中庸之要在于诚。
中庸提出了“诚明”之论。其认为自然之诚,自然就明,这是天性。人为的使人明白诚,这就是教育。
天道人性合而为一,化育相参就是诚。或虽偏于一隅,持一技之长而乐守不移者,亦可谓有诚。久而久之,大而广之,自然近道。中庸一书并未对“诚”下明确的定义。
综观中庸全书,当为修道之透意。透,即融会贯通,炉火纯青的程度。至诚可以出神入化,精识万事万物之理。
修中庸之道达到诚时,自然合乎万物之道、万时之道。无论万事万物如何变化,时间如何推移,大道总是适合其用、适得其宜。
一贯的融通,道才能久远适用,甚至可以“不见而章,不动而变,无为而成”。天之所以为天,就在于天庄穆岿然、永不停止,就在于天永远是诚、是纯。
贤人君子就应该秉承天道而行,“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是故居上不骄,为下不倍国有道,其言足以兴国无道,其默足以容”。
能如此作为者就是当之无愧的贤人君子。当然,君子贤人还要做到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
中庸要人们不固守废弃之事理,要因时而宜,又不要丢掉了基本遵循,即不要失去中庸之道。要包纳多元思想,要宽容道不同者。这才是中庸之为大,得到君子胸怀之为广。
中庸提倡人们以“中和”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