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章 骊山踏青和有客人来  匈奴长歌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春过半梢,娇艳的花朵已然盛放,女儿家踏春而行,好不欢愉。可惜富贵人家的小姐们侍女成群,年老的长辈又在外将公子挡住,里三层外三层,毫无近处说话的机会。

但凡事总有例外。

王大夫早已辞去京中官职,孑然一身,唯独留了一个忠心侍女小鹂侍候自己夫人,以致于自己的女儿自己亲手带大,倒也不失为一种福气。

尽管在外人看来这是一种悲哀。

悲哀的人应当同悲哀的人在一起。素来和王家亲近的两位刘家乃是皇室中人,只因祖上犯了过错,被贬为庶民。

若是真庶民也罢,奈何昔日繁华?周围的人大抵都瞧不上,唯有志向高远被困家中的王大夫,颇得这两位破落王爷的欢心。

今日他们三人携着各自女儿踏青而游,欢笑声竟盖过了骊山上游玩的几个大世家。

这并不是好事。

王莺和细君、解忧三人正互相挤靠在一起,东边来攀谈的高家人支走了细君父亲;

西边温润贤淑的李夫人是解忧父亲表亲,不得不迎;

北边的官府之流素来对王莺父亲照看有加,按照礼节是应当过去寒暄几句;

最后只剩下南边闲散的几位游手好闲的公子悄然靠近,当王莺几人察觉之时,已然作环状将三人包裹在其中。

“公子这是何意?”

细君一袭白衣,挺立在最前面,王莺照看后背,解忧睁着一双大眼睛打量这几位公子:都是挺拔潇洒的仪容,就是脸上故作的笑容令人惶恐。

“窈窕淑女,公子好逑。”

“是否有些太放肆?”

眼见着扑打在鼻翼的男子气味,细君强压住胸中怒火,“各位可都是长安城有头有脸的人物。”

面前各位公子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哄然大笑:“我们的确是,你们不是。”

“哦?”

公子最后面传来一声轻笑,一玉面儿郎气宇轩昂,身上黑衣绸缎在阳光照射下散出华光,并绣着金兽。至于是什么兽,显然王莺不认得。

解忧慌忙从二女护卫中脱离,径直跪下:“见过三皇子。”

细君皱眉,随解忧半跪,并拉下了不情愿的王莺。

“凭什么?”

王莺不满地嘟囔着,但周围的几位公子也收敛了笑容,一并行跪礼。其实他们本不用行跪礼,但三皇子如今是长安城炙手可热的人物——大皇子,也就是太子病危,二皇子早年夭折,换句话说,这就是未来天子,人人都要讨好的人物。

“沁兄今日好雅兴。”

公子群中一人哈哈笑道,众人之中唯有他无需行礼,国戚也,世子爷。他踱步到三皇子身侧,打量着他今日一身穿着,“不错,表弟,你今日看来是从那宫中逃出来了。”

“不过是得数日休息,倒是赶巧了。”

三皇子手一抬,将地上为首的解忧扶起,“解忧妹妹,不过三两年,何必如此拘礼?”

原是认得的。

王莺安下心来,和细君一对眼,也从容起身。唯独被搁置在一旁的世子爷好生尴尬,他眯起眼睛,领着几位公子远去了。

有些灰头土脸。

不过细君难得开心,嘴角弯起一丝弧度,在这满山春花灿烂中,就着晌午明媚和煦的光芒耀眼。

“细君姐姐,你真好看。”

不止王莺,解忧和三皇子的目光早就凝滞在半空。

“咳咳。”

三皇子脸上泛起羞红,他久居深宫,素来只习礼乐兵书,有些把持不住,“七叔呢?”

“我爹在那边应付李婶婶。”

解忧嘟嘴,很是不满,“李婶婶那嘴你是知道的,三哥,你快去帮帮我爹。”

“看来不必了。”

“三殿下。”

两位王爷已然到了,王大夫也刚刚从官僚中抽身而出,他护在王莺身前,行了跪礼,“草民——”

“几位叔叔。”

三皇子扶住了王大夫,“今日踏春,无皇室中人。”

接着同二位王爷隐到一边去,悄然谈论起什么。王莺三女也寻了桃树下浅草上,听着解忧一件一件谈起如数家珍的三哥哥往事——王大夫自讨没趣,去准备吃食了。

三人行,必有一人做饭。

日出而来,日落而归。

和三皇子拜别,又蹭了解忧家一段马车,一身疲倦的王莺趴在爹爹背上,向着小城郊外家中前行。

小院清雅,掩映在城东郊竹林下,周遭少有人烟,却来往通畅,是一处靠近坟冢的地段,因此非常便宜。

就是有些瘆得慌。

不过爹爹在,一切都不怕——等等!前面我家门口,有一个黑色的人影……

有谁从远方来】

“韩邪见过师兄。”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