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七章 怜子如何不丈夫  匈奴长歌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有关王大夫为什么在这里,让我们把时间调回两周前,正是高阙被破的消息传回长安的时候。

随着整座未央宫的苏醒,整个长安最大的权力机构也随之醒来,无数大夫在萧宰相的带领下款款走进未央宫前殿,觐见一夜未合眼的天子。

天子抬起困顿眉眼,群臣恭从俯首在地,没人敢再多看一眼熊猫眼。

皇帝一夜困乏,强撑着让侍从宣读了昨日来的信息。得知高阙被破,诸位无不心惊肉跳。

高阙是什么?高阙是阴山关口,是大汉西北边陲最大的保障。阴山素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前前后后花了一百年好不容易站住的地方,怎么眨眼间就没了?

萧宰相百思不得其解,而天子正沉声问向诸位大夫,其间自然是太中大夫首当其冲,作为通西域以挟匈奴,给予大汉百年难遇之良机的大英雄,张骞没有退缩的道理。

“是大宛国。”

张骞略一分析便知,“大宛近葱岭,马儿强壮且善攀援,且有马出汗如血,日行千里,正是汗血宝马。倘若大宛献了三千良马给匈奴——破个高阙便不足为奇,正是兵家所说的围魏救赵之计。”

“萧相以为如何?”

萧宰相一把年纪佝偻着身子,也是在尽可能捡好听的话说:“三千良马破了高阙,只是匈奴收了大宛的礼,不得不如此做。依老臣所见,匈奴断然不会撕破协约,他们是守不住高阙的。不过是碍于大汉远征大宛,替别人给了我们一个小小的警告。”

“朕还轮不到他来警告!”

顶上一声巨响,从那垂下的皇冕中可以看见红闷的容颜——天子并没有生气。

他现在脑海里想的是别的事情,比如这批良马应该献给大汉,这样大汉才能“名正言顺”地收兵。而大宛这样做,不仅仅是挑起匈奴和大汉的争端,更是在打皇帝陛下的脸!

没人能咽下这口气,除了老奸巨猾的臣子。

“大宛离长安千里,中间沙漠山川数不胜数,道路崎岖且补给线太长,对我军作战极为不利!恳请皇上收回成命,一切以收回高阙,占据阴山这兵家必争之地为重!”

当这自以为聪明和贤良的大夫站出来的时候,众人就开始用看死人的目光看待他了,即便他姓韩,也就是法家的俊杰。

皇帝只回了一个字:“斩。”

“且慢!”

太尉正小跑着上殿中来,昨日他连夜召集十路将领,直到现在才同所有的将领跑进大殿。

他们一袭轻甲红袍,在青黑官服的众人中很是惹眼。

太尉护下替自己说实话的大夫,暗中派人将何御史那个老滑头推了出来,何御史一个踉跄滚到大堂前头,不慌不忙整理衣袖,顺便掏出一本账目:“请皇上过目。”

皇上一挥手,令他直说。

“今年的经济形势不容乐观。”

何御史一脸痛心,“西域打点商贾鼓励贸易,江南减免赋税鼓励生产,北方这里又要给匈奴上贡保平安,最近出征大宛,户部实在是没钱了。”

萧宰相点头:“大宛本就是一个偏远小国,如此大动干戈实在是不妥,如果仅仅是替我大汉找回颜面,老臣以为,不如从北越过长城,借道鲜卑好挫一挫匈奴的锐气。”

“宰相说得极是。”

太尉也附和,“既然匈奴可以收大宛三千良马来破我高阙,也可以收波斯、收乌孙,真正有损我大汉威名的,还是匈奴。而我麾下十路大将,只待吾皇一声令下便杀他个措手不及!”

声声恳切,尽皆无法动摇皇帝的心。

“你们没有马,拿什么去杀匈奴?连别人马屁股都看不见。”

“你们没有钱,大汉几千两的银子都进了谁的腰包,装饰了谁的花园?”

“我看你们就是没有骨气!”

张骞吹胡子瞪眼,一拂衣袖转身离开了大殿,竟是无人敢拦。

无他,天子给了特权。

笑话,出使西域的英雄要是被皇上砍了头,谁还敢为大汉出力?

“太中大夫说的没错。”

天子终于冷静了下来,这便意味着他准备解决这个问题了,无论这个问题多么复杂,他只会追求在最快的时间达到最完美的效果。

——即使手段有些粗暴。

“至于你们,朕看是听多了法家人的那些鬼话。”

“传朕口谕,韩芜湖、窦破风失守高阙,诛其九族,念窦家世代恩情,赦免死罪,流放蜀郡。而这一切的幕后黑手都是大宛,朕只望李广利将军替高阙将士报仇!来人,送韩大夫上路!”

“皇上!那是法家,是大家韩非子!是我国学术的根基、大汉的瑰宝啊!”

“皇上不可!窦家、太后她绝对——”

“后宫不可妄干政事!朕心意已决!”

无官身轻王大夫】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