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章:终南山里道人家  太上镜之映照诸天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有珍禽异兽,其供奉着一尊早已染了层层铜绿的青铜古钟。

此刻,一名中年道人缓缓登景阳楼,不疾不徐的念了一遍道家法咒之后,手握钟锤,准确的在那大铜钟之接连敲响了九下。

顿时,原先那香云缭绕、经声重重的玄都观不由为之一静!

但随后很快却又渐渐变得嘈杂了起来,众多参拜者此刻在一些道童的指引之下,从诸多大殿之中鱼贯而出,渐渐自那盘山石道之路下了钟南山。

铜钟九响,即玄都观每年四月初八的闭观之音,此日据传乃是文始真人尹喜诞辰,因此每年玄都观都会举行极为宏大的文始法会,法会之结束,便以九响铜钟为号。

此后,但凡隶属于楼观道门下的道士,若非要事,都必须云集于楼台观前诵经。

不过对于此事,幽谷内潜心修道的几位楼观老道士,虽也颇为注重此日,但却从不参与法会,更无什么仪式,只是一心在此修行闭关,以图长生又或者飞仙之道。

这些老道士,大多都是经年的隐修之士,一身功力醇厚深远,虽不擅长征战打斗,但保密养生之道却是为诸法之冠。

有几个老道士甚至已经开始步入食气之境界,每日在炼气之基础,只需食用维持自己身体运转的简单食物,有时一日吃足,甚至可以几日不食,恍若那传说之中的餐风炼气之士!

……

在那几栋清静雅致的竹屋茅亭之中,除却一栋由松、竹、茅共同搭建、以常青树之木为匾额,其篆刻“通道”二字的小观偏房内,有个俊秀青年小道士正闭目打坐外。

在此间那些苍颜白发、面色红润的老道士中间,他这一个正值二九芳华的年青人,倒是显得格外的令人瞩目。

此际,那偏房之中的俊秀青年道人双眸似盍非盍,虽端坐于蒲团之,但却周身以一种玄妙的规律在微微颤动着。

这种震动很轻微,如同蜘蛛点在水中时乏起的波纹;又好似夏日晴空的霹雳之下,那微微震颤的一层薄薄的窗户纸,虽微不可查,但却以一种玄妙的规律持久不断。

依这等密法,遵循天地间的规律不间断的运转这种震动方式,又或者合天文地理之气,不断的以最贴切自身的方式,以密法震动……

这是一种极层的炼体之法!

依此法修行,青年道人的骨骼会越来越致密,皮肤越来越光滑如同绸缎一般,体内的肌肉纤维不断地改变结构,朝着更加紧密结实的方向进化!

青年道人在此法之的道行早已巅峰造极,甚至更是已经化作了他的本能,此刻他除却在运转此法之外,更是在专心修炼楼观道秘传的文始心诀。

他自幼修行,道行高深,早已晋入空空明明、一念不起之境。

“无一物非天,无一物非命,无一物非神,无一物非元……是以善吾道者,即一物中,知天尽神,致命造元。”

此刻他心静神定,一边默诵着文始真经,一边运转着心法,真气自然化生。

一股热流自涌泉升起,一股冷流从百会浇下,在下颚分别凝成金津玉液,汇出一口既清且甜的“甘露”。他喉结滚动吞服甘露,自十二重楼而下,落入下丹田。

下丹田即华池穴,为藏精之所,主炼精化气,其下各有一窍,通内肾,下通外肾,窍通可达脑,主还精补脑,下窍通外肾主以泄身内之浊精。

自其而出的精气,则被转化为丝丝缕缕的先天紫气,先天紫气又不停的游走于经脉窍穴之间,汲取他平日饮食又或者采来的“气”,慢慢的不断壮大,不断纯粹……

青年道人依着文始心诀而行,足足吞服十二口甘露,运行三十六周天,这一段日子的修行,便已然结束。

当他再睁开眼时,霜白的一轮弦弯月已然落在窗前。

青年道人起身,缓缓踱步行至窗前,仰望着天空中那一轮亘古如斯的明月,宛若染一层黄晕的银盘,镶嵌在极深邃的夜空之中。

月光如流水,静静地泄入这秀丽山谷内的花草树木之中,竟似一层银色的薄纱,于那地面之落下参差斑驳的空明之影。

一时间,道人心中却是有了些许怅然之意。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自我降临此世始,如今已十六载有余……太镜,劫焉?福焉?’

‘至少对于现在而言,虽说我只是个道标和挡箭牌,但让我拜入了楼观道田谷十老门下,被恩师亲赐道号青玄……这也应当是一桩天大的机缘了……’

青玄道人目光朦胧,昔日之事便恍若幻影般,在弯月中一闪而过,随后那轮弯月便仿佛映入了他的一双明眸之中。

‘明月啊明月,何时我才能够像你这样,一月既出,群星暗淡,皆尽拱服,无人可将之束缚……能立于星穹之,而随道演变,长存不灭?’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