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1章:茅山道  太上镜之映照诸天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自石龙携带长生诀与叶凝的信物向终南山而去之后,叶凝稍稍在扬州停留了一日,便过镇江,渡长江之支流,向句容而去。

茅山,位于句容与金坛交界处,乃江南之地道门大宗,为清派的发源地。

自东晋末年开派以来,茅山一直乃是道门盛地,被尊为“清宗坛”,享有“第八洞天”之誉。

历经数百年风雨飘摇,茅山宗在南朝齐梁陶弘景手大兴,与楼观道、天师道并称三大道统。

虽因天师孙恩之原因,茅山宗一向低调,但当代茅山掌门王知远实是极有智慧之人!

在当年,除却魔门曾大力投资杨广之外,王知远也曾亲赴扬州,与杨广有过几番交易,故而时至于今日,杨广对王知远亦是颇为尊敬,甚至曾执弟子之礼!

作为道门圣地,茅山一宗门下弟子武功亦是当世少有,这其中自然也少不了苦功。

这一日清晨朝阳初生之时,大部分茅山弟子都已经立于大茅峰之,餐饮紫气,修行道功,下一片清净。

此刻却有一人自远处而来,立身于茅山之下,一处香火鼎盛的道观之前,仰望着方修行的众多道士,和早已山却不见回返的知客道人,神态颇为庄重。

不多时,茅山九霄万福宫大殿之内,须发皆白的王知远双眉微蹙,将几个弟子甩在身后后,便向着山下疾步行去,似是要亲自去迎接叶凝的到来。

果不其然,穿过一座座宏伟的大殿,踏过青石大道,老道人一身轻功卓绝,如乘风蹈云一般迅速下山,不过片刻就出现在了山下道观不远之处。

此刻,正仰望着山的叶凝,在其刚一出现,便已然见到了年逾八十,须发皆白,但看去却只有五十岁左右面色红润的王知远,正步履矫健在山间闪烁,向他行来。

叶凝迅速收起面的惊意,看着满面笑容的王知远,口中立刻道着“师兄怎如此折煞师弟,拜见广德师兄”之语,慌忙拜下。

初时尚在数步之外的王知远,见得向他拜下的叶凝,当下轻轻一步踏出,便来到叶凝身前,面带着笑容,自然而然的伸手将叶凝扶起,口中亲切、和蔼的道:

“天下道门是一家,青玄你不必多礼,说起来自从从歧道主信中听说青玄之事后,老道便在这茅山之待你久矣。快快请起!”

“礼不可废……”叶凝坚持着一礼之后方才起身。

“广德师兄乃是名震天下的高德大士,道门顶梁之柱,小道前些日子因俗物缠身,一直未能前来,实在是罪过、罪过。”

自叶凝下山前,将佛门之野心和藏有和氏璧的消息告诉歧晖,再经过一番调查后,歧晖便已然认定了和氏璧定是为佛门所藏匿。

因此他曾亲自派弟子传信给其他三大道门,希望能够大致将道门势力聚集在一起,商量和氏璧之事,以及如何抵御、揭制佛门的野心。

故而叶凝出洛阳,至扬州,就是扯着这一层大皮,所以才会在得到长生诀之后下江南,亲去茅山……

“哎!咱们这些逍遥羽士,何必在乎什么俗礼。”王知远轻轻埋怨了一句,随后便继续笑呵呵的道。

“来来来,当年我可是被歧道主带着一览终南山之美景,今日就也让师兄来带你看看这茅山之景吧。

我茅山之景与终南山又有所不同,茅山景观独特秀丽,九峰、十九泉、二十六洞、二十八池之胜景各不相同,峰峦叠嶂,云雾缭绕,气候宜人。”

王知远谈性极胜,虽始终是一幅笑眯眯的样子,实则心性武功皆在叶凝之,不过寥寥数语,他就一把抓住了话题重心,更是打断叶凝欲直叙胸中之意的心思,带着他游历茅山之景。

茅山因山势曲折,形似“已”,古称勾曲山。“句”和“勾”在古代是同一个字,所以又叫句曲山。

山奇岩怪石林立密集,大小溶洞深幽迂回,灵泉圣池星罗棋布,曲涧溪流纵横交织,绿树蔽山,青竹繁茂,物华天宝。

在这缤纷美景之中,即便是心有他意的叶凝也不由瞩目流连,直至半个时辰之后,他心中稍有倦意之时,王知远方才带他来到茅山中心,九霄万福宫。

宏伟而神圣的九霄万福宫大殿之内,氤氲的香火焚烧中,竖立着几尊庄严的神像。

叶凝跟着王知远踏入大殿之后,首先就给几尊庄严的神像了一柱香,躬身一礼,随后方才坐到了王知远身前的蒲团。

“青玄你可知。”稍稍沉默了片刻之后,王知远率先开口道,“二十年前,我在扬州之时,曾与还是晋王的当今圣有过一段缘法。

前些日子,他曾派人前来请我,让我去见他,我却故意以闭关之称,拒绝了他。”

叶凝眉头微微一挑,“师兄既是早年与圣有旧,想来应该不大在意圣的出身,如今他登基做了九五之位,欲与师兄再见,这应该是好事才对,不知师兄为何拒绝?”

“你小子何必故作不知。”王知远笑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