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七章 所向披靡  建安天下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崔超在收到卢植张角大决战的战报之后,就着令高览领军随时待命。

这日黄昏,张角从巨鹿城主战场且战且走奔着广宗而来,其十五万大军只余五六万人。

及至广宗城下,一阵擂鼓之声城门大开,一支大军轰然而出。

张角疾呼:“郑立救我。”

那郑立正是黄巾军驻守广宗的将领,数日前已经被高览斩于城头。

高览一声大喝:“逆贼,你看我是谁?”

张角仔细一看,城下那将领不过十七岁,猿臂蜂腰,气宇非凡,哪里会是年过而立的郑立。

原本挂在城头的黄巾旗亦被写有崔字的汉军旗帜所取代,这广宗居然已经落入汉军之手。

“天亡我也,”张角痛呼,号令大军疾退。

高览岂容他从容退走,他长枪一挥,以逸待劳数日的崔氏安平军向着惊慌失措的黄巾军去冲去。他本人更是挺枪跃马直奔张角而去。

若能生擒或者击杀张角,必是奇功一件,不说裂土封侯,必然能名扬天下,留名青史。

张角前有强敌后有追兵,退无可退,只得下令全军结阵死战。

不消片刻,宗员带着长水骑兵追击而至,见张角止步不前,才知广宗已被汉军占领,不由大喜。于是率军猛烈冲锋,欲生擒张角。

高览、宗员犹如两柄利刃,直插黄巾军两翼,以逸待劳的安平军以及汉军精锐长水骑兵对上士气低落的黄巾军,犹如秋风扫落叶。

张角在万军丛中瞥见汉军的两员猛将均欲取他项上人头,知道自己今日或许在劫难逃,拔出腰间佩剑欲自刎以谢众将士,好让他们得以保全性命。

张梁慌忙拉住兄长的手腕,“兄长何必如此,我先抵挡一阵,兄长率军向常山郡突围,那童渊天下无敌,尽管与我等多有分歧,但终是我等属下,护兄长不成问题。待他日时机成熟,再图谋天下。”

张角一声叹息,“今日一败,我已是垂暮之年,还谈何图谋?”

“兄长不可犹豫,速速离开。”张梁拔出佩剑,大声喝道:“不惧生死者,随我来,愿护天公者,随我来,为天下致太平者,亦随我来。”

伴随张梁大声疾呼,败军之中亦从者云集,张梁带着这股黄潮迎向突击而来的高览。

张角眼见兄弟如此,为不辜负他靠生命争取来的逃脱机会,挥军向常山郡方向突围。

张梁一介寒门出身的读书人,粗略懂得一些武艺,哪里能够阻挡得了高览。高览冲破阻挡在前的黄巾军余众,只数合就挑张梁于马下。

然而,张梁虽死,随他而来的黄巾军们却誓死不退,拼死阻挡高览及其部众前进。

张角利用这稍纵即逝的机会,终于在东北角撕开一个口子,黄巾余众不过数千人仓皇奔逃。

宗员哪里肯放弃这千载难逢的良机,率长水胡骑紧追不舍。

汉军精锐不是安平军东拼西凑才弄来的骑兵所能比拟。无论作战能力还是坐下良马,均差距不小。

这宗员论骁勇与高览伯仲之间,同样面对黄巾军拼力死战,高览想要追击举步维艰。

然而长水骑兵在百步之外已经架起弓弩,一排扫射之后黄巾军倒下一大片,骑兵快速奔驰,阵型溃败的黄巾军根本无从抵挡。

宗员提斧一马当先,冲着张角而去。

崔超和赵普在城头观战,见那卢植部长水骑兵如此威势,均是骇然。

赵普尚是第一次亲眼目睹万人骑兵冲锋,那阵势浩浩荡荡,震天动地,当真威不可当无坚不摧,那震撼远远不是后世电视剧电影片段所能比拟。

黄巾军军马自然也不及长水胡骑精锐,哪怕后面有黄巾军余众的阻击,依然无法阻挡宗员和张角的距离越来越近。

“看来,这份功劳当属于这位护乌桓中郎将宗员了。”崔超赞叹道。

他从未见过宗员,但见这人勇猛无比,整个长水营又都听其号令,想来是宗员无疑。

赵普本来是赞同的,但举目望去,之间西北方尘土荡起,似有大队人马赶来。

那方向不是汉军包抄的位置,他心头一跳,猛然想起崔超昔日所言,常山郡的黄巾军正是有童渊率领。

卢植和张角在巨鹿决战,不曾听闻过童渊的消息,也许他根本就没参战,此刻赶来的或许就是那位枪神。

“得向那位宗将军示警才行,来人可能是童渊。”赵普有些忧虑。

然而,他们距城下有数里,居高临下看得清楚,可想要提醒哪里来得及。

汉军长水骑兵的先头部队千余人几乎将张角包围,宗员提斧喝道:“逆贼张角速速投降...”

他话音未落,西北方忽然传来马蹄震动之声。

一位白须老者一马当先自数百步外向汉军突袭而来。

高览不曾见过童渊本人,但对枪神大名闻名已久,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