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二章 除祸患(1)  建安天下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十一月底,汉灵帝收到了卢植呈递上去的两封奏折之后,派人查收了赵忠在邺城的宅院。

不过对于凉州叛乱,皇帝并没怎么放心上,毕竟那地方隔三差五总要闹上一次,早晚的事,而且也闹腾不大。

刚没收完赵忠的宅院,卢植在青崖寨险些被困死在山头的消息也传到了京师。

于是,张让和赵忠联合起来污蔑卢植在冀州牧期间横征暴敛,以至于百姓怨声载道,屡屡犯上作乱,章武县六姓为祸作乱,硬是被他们说成被迫反抗。

加上青崖寨一战中卢植丢掉了六万石的粮食。

汉灵帝下令暂时罢免卢植冀州牧,着令他近日回京述职。

几乎在诏书到达高邑的同一天,凉州叛乱爆发了。

分别来自北地郡、安定郡以及金城郡、陇西郡等地的两股羌人举事叛乱。

羌人最初叛乱的缘由,不过是因为冬季严寒,导致牲畜大量死亡,他们想要趁东汉朝廷初平叛乱内部虚弱,捞上一些好处。

转折点在于东汉为平定叛乱,募集湟中义从胡参与平叛。

这里科普一下这个绕口的名称,湟中义从胡来自东汉时湟水流域小月氏人和卢水胡人。

它最初起源于章和二年公元年,那时的汉将邓训任护羌校尉时,收养湟中月氏、卢水诸胡中少年健勇者以为义从,这支军队被称为湟中义从胡。

以后历代的护羌校尉均以此为传统。

然而,这次湟中义从胡却在凉州金城郡兵变,杀死了护羌校尉冷征,事态因此升级。

为了更好的对抗东汉朝廷,两股叛乱的羌人合兵一处。推举原湟中义从胡士兵北宫伯玉和李文侯为将军。

凉州的叛乱开始变得一发不可收拾。

卢植接到汉灵帝让他回京述职的诏书时,消息还没有传到冀州。

对于这次朝廷的处罚他是有心理准备的,吩咐赵普等在新任的州牧或者刺史未到任前,尽心做好本职工作。

然后,就随朝廷来的兵卫一起赶往京师。

鉴于青崖寨的前车之鉴,程磊等不放心卢植在路上的安全,欲带军中将士随行,被卢植以不符合礼制制止。

卢植胸怀坦荡,却不知赵忠、张让等人不准备让他活着到京师。

赵普总有种不好的预感,而且觉得卢植被“请”回京师,黄忠待在冀州有些浪费,他便借机劝卢植带黄忠同行。

“使君可还记得我曾说凉州必乱?”他想了一下,以凉州叛乱为借口最好,“使君如今被奸人陷害,平叛的主将当是皇甫嵩将军无疑,汉升在河北无用武之地,使君可带他到京师推荐给皇甫将军,于平叛大大有益。”

卢植这才答应带黄忠同行。

临行前,赵普嘱咐黄忠一路上要小心卢植的安全,切不可掉以轻心,实在不行就绕远路进京。

过了三四日,凉州叛乱的消息传到冀州,那时赵普已带赵云返回常山郡。

程磊心灰意冷,亦随赵普到常山郡蛰伏,崔超安排他做了负责太守府安全的校尉,算是官升半级。

这天晚上,赵普宅院外出现了一位不速之客,那时他正在书房整理准备教赵云研读的书籍。

赵云突然持枪越出窗户,跳进了庭院,“门外乃是何人?”

赵普不知道他这侄子是不是听觉异于常人,反正他当时是毫无知觉的。

“在下乃是周仓,有要事找先生相商。”门外人沉声应答。

赵普这宅院并不大,他于大堂门口正巧听得清,“子龙开门,周仓周首领是自己人。”

周仓进了房门,小声道:“我此来乃是告知先生,卢使君在邺城附近遭人袭击,险些丧命。”

赵普不由心头一跳,“你可知是何人所为?”

周仓道:“是赵虏招募的宾客义从。这赵虏当真是胆大包天,派遣三百人于官道上公然劫杀使君,多亏使君身边那护卫黄忠神勇无敌,一人竟然斩杀百人,震慑了那帮亡命徒,使君才幸免于难。”

赵普不由长舒口气,得亏黄忠出现的及时,否则哪怕此刻在卢植身边的人是赵云,怕也不能连斩百人。

“你是何人?这事你缘何会知晓?”赵云还不认得周仓,不由有此一问。

赵普介绍道:“他是黑山军活跃在邺城附近的头目,那日使君和我青崖寨脱险,多亏有他帮忙。”

“原来如此,”赵云向周仓拱手拜倒,“赵云在此谢过周首领。”

“不必多礼,”周仓扶起赵云,“我乃是粗人,并没有帮上大忙。上次如此这次也是如此,我那日虽是恰巧撞见,但局面基本已经被侍卫黄忠给控制住了。”

赵普疑惑道:“那周首领此来只是为了通知我这个消息吗?”

“当然不是,”周仓忙道:“我是想那赵虏三番两次想要置使君于死地,使君能逃脱一次两次,可未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