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鸿都门学是宦官一党盘踞的势力,这主要取决于两点。
第一,它确实成了宦官们用来张大势力的工具,宦官一党对鸿都门学的学生特别优待。
学生毕业后,他们在职权范围内会多给予高官厚禄,有些出为刺史、太守,入为尚书、侍中,更有甚者封侯赐爵。
第二,这些有郡、州、三公一级一级举荐上来的寒门子弟,在仕途上没有其他的途经。
士族把控仕途的情况哪怕是在党锢之祸时,都没能得到根本的转变。
世俗和舆论普遍性的歧视鸿都门学的学生,出身问题和设置的课程是为主要原因。
这些学生除了依附于宦官开启仕途,别无他途,而在古时读书就是为了出仕。
这造就了宦官一党和鸿都门学的学生彼此利用、彼此依附的情况。
总体而言,鸿都门学是由汉灵帝所设置,算是统治阶级内部斗争的产物,即宦官一党为了培养拥护自己的知识分子而与士族势力占据地盘的太学相抗衡的产物。
赵普不知道,如果自己真的在鸿都门学授课,那士族公卿们会如何看待他。
可汉灵帝已然下令,这时抗命行事,也是不妥。
鸿都门学因这些年,常有人能够出任地方大吏,如刺史太守等,甚至封侯赐爵,此时算是鼎盛时刻,哪怕受士族和世俗所排挤,此刻也多达近千人了。
汉灵帝将学生们招至学堂的庭院中,由赵普广而授课,而且他给出的题目是诗赋。
赵普无奈,只得上台,他在千思百转之间,决定给众多学生讲一首诗。
扪心自问,赵普并没有如诸多的士族子弟,瞧不起这些鸿都门学的学生,他们赵氏就是寒门出身,若非是他自后世而来,即便做了崔氏的门客,也万难自此青云直上的。
周仓、高览等就是例子,这个时代非士族出身或者名流子弟,想搏出身太难了。
袁绍只需要登高一呼,便从者云集,是因为他出身四世三公的汝南袁氏,只要不是弱智,他就能有一个旁人所不能及的高起点。
周仓和高览等不得不事身于赵普和崔氏。
这固然有他们想要跟从为社稷谋福祉的赵普、崔超等人,愿为大义而死,但也有其时代的无奈性。
周仓若是继续为黑山军,终不过是半贼寇性质的绿林首领。高览剥离崔氏,到边郡从军,混个十多年也许才能成为千石的官吏,吕布在并州多年是寂寂无名的军侯便是活生生的例子。
这鸿都门学的学生,除两京师入鸿都门学的学堂,他们没有其他的途经了。
太学生为士族所把持,两汉又是极讲究出身门第的时代,寒门平民子弟是万难进入的。所谓地方的举孝廉又何尝不是优先于士人门庭呢?
所以站在道德制高点,鄙视这些学生们,赵普是做不到的。
他这堂课也想认真的讲授,至于后果,他当然是要考虑的,所以,他讨巧的选了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不过他对其进行了些许的修改。
西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选择讲这首诗的目的,在于转移视线,西域是汉室的痛处所在,自羌乱以来,朝廷对于凉州的实际控制权已经非常薄弱,更不提凉州以西的西域都护。
这首诗契合汉灵帝所提的诗赋主题,可实际上焦点却已经不在诗赋上面,而是眼下朝廷的对凉州和西域的失控。
汉章帝时,派遣班超出使西域,建立西域都护府,重新将西域纳入大汉的版图不足二十年。
凉州西域等地先后发生羌乱,朝廷与羌饶战争绵延至今已经达百年之久,朝廷由此丧失了同往西域的唯一途径。
到了汉桓帝、汉灵帝两朝,朝廷已不知西域是何番景象了。
至于着名的边塞城关玉门关,名义上归属于汉,可汉朝的大军却多年囤积于三辅之地,目的是防止羌人叛军威胁三辅京师之地。
至于玉门关的外族们,不是他们眼下考量的。
有志之士常常为叹息,恨朝廷不能光复凉州,张国臂掖,重开西域之门户,彰显汉室之威德。
当赵普在台上高声念出这四句诗的时候,略有些嘈杂的庭院,瞬间就安静了下来。
这豪气干云的唐代边塞诗,并没有太过明显的时代痕迹,所谓西海自然是指青海湖,青海的称呼是在南北朝北魏之后,所谓的玉门关和楼兰,在后汉与唐时的称呼别无二致。
更何况,这时的楼兰不过是代称,他所统指的西域。
这些学生们都是少年热血,因为世俗所排挤,就更欲证明能力和出身无关,除了那些亲近宦官一党的投机之徒,无不想的是立下功业,光耀门楣。
而眼下,立下功业莫过于光复凉州、重开西域门户。
“诗赋常常和人生阅历有关,”赵普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