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一十二章 凉州风云(4)  建安天下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北宫伯玉以为自己听错了,难以置信,他和韩、边两人皆为反叛朝廷的汉将,而非羌人部落的首领。在历代反叛的将领在兵败之后,皆没有什么好下场。

“大将军当真愿意为我等指一条明路?”他迟疑了片刻之后追问。

荀攸点头道:“若非如此,何苦派我等不远千里而来?你告诉韩遂、边章,莫要抱困兽犹斗的幻想,若是拒绝归降,我保证不出半月,朝廷大军兵出三辅,尔等皆会死无葬身之地。”

北宫伯玉忙躬身答谢,“先行谢过大将军,我这便去通知他们速来见上使。”

他没有派人前往,而是亲自驾马直奔西方的洛都谷,韩遂和边章便藏身在洛都谷的羌人部落之郑

韩遂见到北宫伯玉时已经是翌日的午时。

“大将军派黄门侍郎荀攸来招降我等?”他初时也觉得难以置信。

此刻,朝廷只需派遣两三万人扫平了金城郡,金城郡周边的陇西郡、张掖郡等地的叛军以及羌人部落无不会望风而降。

以他看来,败军之将属实没有招降的必要,所以他才会畏惧到躲在羌人部落之中,苟延残喘。

北宫伯玉道:“确实如此,那荀侍郎言我等曾有功于朝廷,大将军不欲赶尽杀绝。”

韩遂闻言不由皱眉沉思,北宫伯玉和他韩遂、边章皆曾为汉臣,北宫伯玉以及其祖辈甚至多曾参与朝廷平定西羌叛乱的战争,但有功于朝廷恐怕也不是主要原因。

或许汉灵帝不愿意劳师远征耗费钱粮才是主因。

“怎么?你觉得其中有诈?”北宫伯玉见他沉思不语,不由问道。

韩遂道:“那倒也不是,待我见过荀侍郎,或许就有结果。”

于是,两人去另一处羌人营寨找到边章,一同前往金城郡郡治允吾去见荀攸。

三人带十多个部众赶到允吾城时已经入夜,于是歇息一晚,在第二日日升之后求见大将军特使荀攸。

“大将军对于我等归降可有什么条件吗?”韩遂在礼毕之后,开门见山相问。

荀攸道:“若是归降,便是同为朝廷效力,大将军自然会照拂一二,至于什么条件,韩从事是不是太过于低估大将军的胸怀了?”

他此言一出,韩遂、边章和北宫伯玉暗松一口气,他们来的路上还担心,何进会以入朝为官为条件,诱骗他们入京,一并击杀,以绝后患。

荀攸称呼的韩从事,基本算是承认了他们以前作为汉臣时的功绩,这不像是诱降的姿态。

“我等反叛之时,皆有不得已的苦衷,如今大将军愿意给我等活路,自是愿意归降。”边章拱手问道:“只是不知,归降之后,我等该何去何从?”

这是他们担心的第二个问题,不愿入京是为其一,若是到了中原或者淮南之地,因为有之前叛乱的事情在,势必会受尽排挤,基本可以是无立足之地了。

荀攸从容道:“我出行前,因朝中收复凉州、西域的声音充斥京师,大将军深感凉州数郡民生凋敝,已经经不起再起兵戈。又知你等三人为汉臣时也算是尽职尽责之辈,才在匆忙之中派我前来,安置之事不曾细,不过曾允诺必保你等在凉州相安无事。”

韩遂、边章和北宫伯玉对望一眼,均觉何进的招降之举,可以诚意满满了。

只要不把他们调离出凉州,那便绝无性命之忧,哪怕新任的凉州刺史、各地太守逼人太甚,他们或叛或逃都比眼前危如累卵的境地要强多了。

于是三人均表示愿意听从大将军安排。

荀攸由是先派人赶回京师通报何进,韩遂、边章等愿意归降听从安置的消息,自己则在允吾城又待了两日,一为了解此刻凉州诸羌的形势,二来也是确认三个叛军首领的归降之心。

消息传到京师时,汉灵帝刘宏已经在朝堂之上与众臣多次就出兵与否进行商议。

起初赞成出兵的占据多数,卢植也曾力陈出兵以绝后患的多个理由,如降后反非长久之计。羌人顽固势力尚存,不以兵威屈服压制,恐给新上任的凉州刺史留下隐患。

而不赞成出兵的一派,则认为自黄巾之乱以来,朝廷征战日久,而至国库空虚,地方的府库也难有余粮,再派大军出征,劳民伤财,有损国之根本,凉州为久战之地,出兵更会难以避免殃及当地百姓。

汉灵帝为此愈加举棋不定,这事便一直没有定论。

后来,大将军何进提出若是不卸兵,而令叛军和诸羌臣服,或许不失为两全其美,他建议朝廷不如招降叛军,反正历来凉州和西域边塞皆有羌人或者胡人与汉军共同戍边的惯例。

刘宏因此眼前一亮,之前大汉朝廷确实不曾有宽容叛将的先例,致使他也不曾想过招降韩遂、边章,可眼下招降确实为两全其美之法。

不过,因卢植和赵普反对,在朝堂之上没有一致通过。

荀攸派人传回消息时,是在这次朝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