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45章 受命于天  朱元璋是怎么炼成的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朱元璋抓住了张士诚之后,便做了甩手掌柜的,让手下人解决张士诚的后续问题。

对大事情,他不放手,小事情,当然要完全放手,要不然,他肯定会累死的。

帝国说起来是皇帝的,其实更是各位臣民的,皇帝富有四海,但只是名义上的,实际上还是与臣民共享。

他不知道的是,平江府开始流传吴王的传说。

这个传说是从那个饭馆开始流传的。

话说张士诚失踪之后,他手下的那些人群龙无首,开始分裂,有主张投降朱元璋的,也有主张投降北元的,还有主张自立的,那真的是非常热闹。

更是派人秘密大规模的寻找张士诚。

世界上的事情就是这样,好事不出门,不好的事情,一定传千里,万里。

说书先生找到了那个饭馆,然后听说了一手素材之后,就可以创作。

虽然平江府的老百姓对于张士诚大部分人还是拥护的,毕竟张士诚虽然附庸风雅,歌舞升平,但是平江府物产丰富,对大部分老百姓的生活还是没有多少影响的。

老百姓就是这样的善良,只要不打扰他们的官,就是好官,就可以流芳百世。

但是说书人却是张士诚的死对头朱元璋那边的人。

这件事不是朱元璋授意的,但是却是他默许的,要不然,没有人能找到那个小饭馆。

什么事情一经说书先生一润色,一切都不一样了。

只听说书先生说道,“这一日,吴王化妆成一个商人,来到平江府地界,一抬头看到了一家面馆,这家面馆不怕酒香巷子深,老板娘更是美貌异常,无巧不成书,什么事情都是说不出的轮回运转,吴王刚进面馆,那那贩食盐的张士诚也来到了面馆,古话说,王不见王,因此张士诚注定要落入吴王朱元璋之手,且听我给你细细道来……”

手下人把说书人的话本给朱元璋抄写了一份,对于说书人的睿智,语言的风趣,朱元璋是赞不绝口,他觉得有空要学习说书人的语言,用于写小说,一定会万人空巷的。

对于说书人的吹捧,朱元璋并没有放在心里,他现在要搞清楚的是他是如何穿越回来的,这是他必须要搞清楚的事情,这关系到以后他的一系列决策。

对于自己的能量与作用,朱元璋非常清楚,自己能改变的人,不多。

自己以后也不想,也不会用屠刀让人屈服,那是无能的表现。

杀戮是野兽的本性,文明的人是不屑用这样低级的手段的。

生命是宝贵的,人即使犯了一点错误,自由刑罚或者让其戴罪立功就可以了。

这一点指导思想,朱元璋随后会让人贯彻到即将制定的大明律之中。

朱元璋自我夸奖自己,华夏历史上最仁慈的皇帝。

不对,朱元璋觉得自己似乎想的有点跑题了,他是想解决自己如何回来的?这是十分重要的问题。

对了,那张纸。

朱元璋伸手从裤兜里面拿出来了,这是一张丝绸编织的纸,具有非常好的保存功能,上面写的什么字,其实朱元璋也忘记了。

此刻这张纸竟然还在朱元璋的裤兜里面。

太神奇了,朱元璋已经换过衣服了,他不记得这张丝绸是何时放到里面的。

当时朱元璋也是突然奇想,让人打造了那个小箱子,文字他当时写的好像是秦始皇传国玉玺的玉玺上面的文字,是用的同样的文字书写的。

他当时就是觉得挺漂亮的,其他的没有多想。

这个世界的神奇,真的是超出了人的想象。

不出意外,那么这张丝绸就是他能够往复穿越的关键所在。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果然不同凡响。

朱元璋在想,如果自己能找到传国玉玺,估计威力更大。

这个时候,朱元璋突发奇想,如果再造一个传国玉玺呢?

其实朱元璋知道,这个工艺并不复杂,大元也是可以制造出来的。

传国玉玺之所以被传的那么邪乎,就是因为背后的一段故事,古人也是非常厉害的,一块普通的玉石,借助司马迁的神笔,传至后代,为传国玉玺增添了神异的色彩。

不过朱元璋现在还是要研究这一张丝绸纸,现在这是世界上仅有的穿越几百年时空的神异丝绸。

如果朱元璋真的可以再次穿越回去,这个就是时空穿梭之门。

拿出丝绸,朱元璋发现丝绸处于打开的状态,虽然神奇,但是朱元璋没有觉得。

毕竟他能穿越本身就是一件神奇的事情。

接下来朱元璋要验证自己的猜想。

他轻轻的把丝绸之纸合上,眼前的世界又一次回到了寝室之中。

这样的发现,让此刻的朱建华真的是喜出望外。

现在看来,丝绸之纸果然是穿越之门,虽然不知道能够穿越多少次,这肯定是有次数限制的。

以后要尽量少用为好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