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七十三章 猜测  乱世平民传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鲁连秋的行动速度非常快,返回漠杨城之后立即带兵南下,鲁连秋的行动足以证明勤王之事刻不容缓,北地郡勤王兵似乎准备南下进入三川郡再转道前往王城。

鲁连秋走后,孙立德接管了北地郡的防务,孙立德没有正式的职务,德字营的营官只是军职,他是以鲁连秋参军的身份代管北地郡。

一直等到鲁连秋离开之后,孙立德也开始了自己的计划,在孙立德看来,如果不趁着燕山匪军战败趁机收复失地消灭这群土匪,等到土匪恢复士气,休养生息之后再做战斗就增加难度了。

孙立德亲自带领部队南下,沿途收复失地,南下的途中,孙立德还派出快马打探北方的军情,随时向孙立德报告鲜卑人的状态。

邹萍和邹英雄两个人也随军南下。

在南下的过程中,孙立德问了邹萍很多问题,想从邹萍处了解燕山匪军的军情。

邹萍表现出了拒不配合的态度,孙立德只能进行旁敲侧引,通过邹萍说漏嘴的一些情报,孙立德大致猜测出了匪军的行动原因。

燕山那个神出鬼没的陈先生是“那个人”派到燕山负责匪军和“那个人”之间的协调。

宋致远似乎担心自己的妻子无法保守秘密,所以邹萍始终不知道“那个人”的真正身份,整个燕山也只有他本人、陈先生和花云知道。

这次的燕山起事的原因也是陈先生传达了“那个人”的命令。

在那个人的计划中,燕山匪军的目的是在北地郡的东南部攻城略地,以龙岗城为根基,扩张势力,如果时机允许,匪军将会杀进武宁郡,搅动整个汉军的北方。

那个人的计划很完善,每一个环节都有明确指示,正因为太完善了,对意外的应变做的远远不够。

宋致远在北地郡的进攻非常顺利,但后续的发展却迟迟没有办法按照计划展开,孙立德的德字营成为了整个计划的最大变数。

汉军当机立断的追击牵制了匪军的精力,匪军失去了经营领地最宝贵的时间。

匪军和汉军在后来的征战中互有胜败,更是没有精力和能力经营汉地了。

龙岗城的失守和定栾城的无功而返挫动了匪军的锐气,给了汉军可乘之机。

从“那个人”的身份地位和布局手法,孙立德基本可以确认,那个人就是柳鸿远。

整个北地郡也只有柳鸿远能指挥动宋致远,孙立德一直看不透柳鸿远,这位将军的布局只怕比孙立德预想中更早一些。

这位将军的起事只怕不是被裹挟的行为,很有可能早有预谋。

这位将军在北地、三川、河西三郡都留下了后手。

北地郡隐藏下了宋致远,利用宋致远牵制北军。

三川郡消灭了陆谦,提拔了不受待见的沈万山。

河西郡则有李天成带领的铁壁军围攻丰溪城。

孙立德甚至怀疑,柳鸿远在赵王被刺杀的**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如果一切按照孙立德的推测进行,柳鸿远进攻南唐只怕也是另有有目的。

通过进攻南唐获取威望以便更好的掌握权柄,然而,唐国的反抗能力远远出乎了柳鸿远的预料,柳鸿远没能取得灭国大功。

柳鸿远无法灭唐,是很难在威望压过独享灭周战功的赵哲的。

更糟糕的赵哲的野心,这位青年王子似乎不甘心做一个傀儡王子,在柳鸿远出兵南唐的时候,赵哲进行了一系列兵力调动,和人事任命,似乎有重新夺回权柄的意向。

因此,柳鸿远就“被裹挟”了。

孙立德的所有想法都只是推测,属于一种阴谋论,在孙立德看来,这一系列的计划中变数实在是太多了。

不论柳鸿远究竟想做什么,柳鸿远起兵的事情对孙立德来说是一件好事。

孙立德的目标是争夺天下,因此,孙立德需要迅速扩张自己的实力,消灭宋致远是第一步。

孙立德这次南下动用了处鹤山军外的全部兵力,士兵加民夫一共动用了一千五百人,队伍中有大量的匪军俘虏,大部分的匪兵对于宋致远没有忠心,发现德字营待遇更好,这些人选择了投降。

孙立德的汉军在人数并不占优势,但却在士兵战斗力占尽了好处。

北地郡的军备和粮草源源不断送达汉军营地,汉军在作战之前,已经把自己立在了不败之地。

有整个北地郡作为后盾的汉军粮食储量远远超过匪军。

匪军的兵员比汉军更多,粮食的消耗也会比汉军更多。

孙立德在夺取龙岗城的时候焚毁了大量粮食,只怕匪军的储粮无法支撑匪军的消耗。

换位思考,如果孙立德是宋致远,肯定不会傻傻呆在龙岗城中等待汉军的进攻,只有和汉军决战,匪军才有胜机。

孙立德确实猜对了,宋致远确实做出的行动,汉军在南下过程中不断和匪军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