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立德缺少的只是一个借口,一个东进的借口。
沈万山虽然不得民心,甚至不得军心,但这不是孙立德直接出兵的理由,沈万山终究代表了汉军。
孙立德准备给沈万山安置一个罪名,早在北地郡的时候,孙立德就已经想好了沈万山的罪名,此时此刻,孙立德需要给这个罪名增加一些铁证。
孙立德正愁没机会给沈万山制造罪名,天很快就把机会交给了孙立德。
孙立德接到了张达的一封书信,张达表示愿意向德字营投诚。
张达是一名三川郡豪族,在河西郡作战之中,也是跟随孙立德行动的三名义军将领中的一员,张达不仅跟随孙立德南征北战,参加过定策城攻防,还在孙立德和王春两个人杀死沈万山恶仆,逃离河安城的时候,放了孙立德二人一条生路,将追击骑兵引向了错误方向。
张达不同于王虎那种没有心机的老实人,张达不仅有才能而且思想更成熟,做事更加谨慎,考虑的事情更全面,眼光也一直放的很长远。
德字营在北地郡和三川郡的征战必然传达到了张达的耳朵里,这名聪明的军官抓住了最合适的投诚时机,成为了三川郡中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孙立德并不需要张达统帅的部队,德字营军容鼎盛,兵种种类齐全,士兵极为精锐,张达的部队在孙立德麾下作用有限。
孙立德更在乎的反而是张达的●app下载地址xbzs●豪强身份,张达不仅仅是一名义军将领,还是三川郡的豪强,孙立德完全可以在张达的身份下文章,通过千金市骨的手段吸引人才,也可以通过其他手段掌握三川郡的权力。
孙立德派遣郑成跟随使者进城,商讨投诚事宜,孙立德只给张达一个任务,那就是当汉军控制住河安城的时候,张达要成为沈万山的污点证人,力证沈万山的罪责,让汉军出师有名。
孙立德则集结部队准备战备,为了防止打草惊蛇,对内只说是防止黑山军偷袭。
为了等待郑成和张达的会谈结果,孙立德统帅部队在河安城外等了整整半天。
等待的时间总是漫长的,汉军有理由有能力直接攻城,但是河安城内驻扎的终究是汉军,贸然进攻如同造反,现在的孙立德,还不想和赵哲撕破脸。
一直到黄昏时分,孙立德终于等到了郑成,郑成汇报了会谈结果,对于这次投诚,张达很有诚意,不仅没有提出条件,还答应了孙立德的要求,愿意充当污点证人,表示所有事宜都会服从孙立德安排。
郑成表示,之所以回营的时间晚,主要是为了了解清楚城门的布防。
整个河安城城内的警戒水平非常高。
自从蒋继嗣起事之后,沈万山就陷入到了恐慌之中,不仅派出了麾下的士兵封锁四处城门,沈万山还强征了大批劳役,在城内修筑城防工事。
郑成担心汉军需要攻城进入河安城,如果攻城的时候孙立德手没有东西,汉军的行动将会很被动,因此郑成通过张达得到了一份河安城布防图。
为了核实守军情况,郑成还专门在城内进行了一番侦查。
河安城内的守备工作是用来针对黑山军的,沈万山准备的很充分,尽管值守的士兵数量不足,但是工事修筑的很完备。
尽管孙立德已经将蒋继嗣往南方“驱逐”,沈万山依旧没有放弃城内的守备工作,街甚至还有巡逻的士兵,尤其是城门处的警戒更加严格,所有入城人员都需要进行反复盘查。
孙立德本准备派遣一队精英步兵以平民的身份混入城,夺取城门配合汉军入城,听完郑成的说法,孙立德才意识到计划的困难,汉军可以入城,但是一次只能派出小股兵力。
孙立德命令郑成到军中募集夺城勇士,德字营的待遇优越,士兵们战斗意志很高,郑成很快召集起一个五十人的小队。
这五十名士兵将同时从四座城门入城,为了避免引起城门卫兵的警戒,每个城门的入城士兵分批入城,在城内集结,随时听孙立德的号声行动,夺取城门,策应汉军入城。
孙立德这次行动关键在于让赵哲确信沈万山是柳鸿远的人,因此,很多战备需要提前进行。
在北地郡的时候,孙立德寻找到了很多柳鸿远的亲笔信,为了三川郡的行动,孙立德一直把这些书信带在身,此时此刻已经到了使用这些书信的时刻。
孙立德寻找到军中的一些文人幕僚,模仿柳鸿远的笔记写了一写书信,这些书信倒也没有名目张胆的表示投诚,书信的内容只是普通的军事交流提供军事情报,书信外的内容却能够让读者看去想入非非。
孙立德准备把伪造的书信掺杂在真正的书信之中,无从分辨信件的真实性。
孙立德甚至怀疑,此时的赵哲就算明知道孙立德有问题,也必须争取孙立德,原因很简单,柳鸿远已经起事了,目标直指赵哲,是赵哲需要解决的最重要的兵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