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军进入僵持阶段之后,受到狭窄地形的影响,双方的兵力都施展不开。
双方的将士同样受到拥挤的环境影响,没有躲闪的空隙,在不能杀人就只能被人杀的环境中,双方的士兵被激发了凶性,进行残的兵力交换。
毛宁被身后的战友不断推着前进,毛宁也不断的推着身前的战友前进。
跟随着人流,毛宁迅速接近战场的中心。
整个战场的态势变化太快,毛宁还没来得及跟毕良材示意,两个人就被人群冲散。
毛宁相信在这种混乱的情况中,任何军令都无法准确传达到一线将士耳中,他也清楚,叛军的情况和汉军差不了多少。
随着队列的不断南行,厮杀声越来越近。
毛宁依旧坚定的吹奏着进攻号,鼓舞将士们前进。
毛宁虽然不是一名猛将,但确实是一个勇将,面对不断接近的前线,毛宁并没有退缩,更没有停下。
进入战场中心,形势变得惨烈起来。
汉军将士和叛军不断有人倒下,透过队伍缝隙,毛宁已经能够看清叛军的相貌。
毛宁将法螺交给了身边的战友,拔出了腰刀,准备作战。
毛宁只是不擅长作战,并不代表他不敢厮杀。
趁着面前的士兵被身侧的一杆长枪戳倒在地,毛宁迅速向前迈步,补齐了队列,挥舞手中的腰刀,朝对面的叛军士兵的头部,砍了下去。
毛宁面前的这名叛军士兵显然也是被身后战友推着前进的倒霉蛋。
毛宁发起攻击的时候,这个士兵还在往前迈步,在惯性的影响下,根本无从躲避。
毛宁的刀锋没有击中叛军的头部,反而划过了这名士兵的胸口。
士兵惨叫了一声,踉踉跄跄的又向前走了两步。
毛宁调整刀刃的方向,从下朝沿着相反的方向挑了回去。
这名叛军士兵下意识的往后一躲,虽然没有避开毛宁的刀刃,但是总算避开了致命伤。
由于用力过猛,这名叛军士兵一屁股坐在了地。
毛宁的视线不再受到遮挡,整个叛军的队形尽收眼底。
直到此时,毛宁发现叛军的队列比刚才变得松散,部分士兵开始逃亡。
目光穿过叛军队列,一杆“汉”字旗出现在了叛军的队列中。
看到王升的营旗,毛宁知道偷袭战术成功了,眼下正是进攻的时机。
毛宁立即大喊:“跟我冲。尽管毛宁意气风发,但是将士们根本听不清楚他的命令。
毛宁连忙抢回战友手的法螺,将法螺号吹响,伴随着悠长的法螺声,将士们开始冲锋。
叛军如同潮水般撤退,大量叛军将士放弃抵抗,丢弃武器投降。
汉军无心收拢战俘,没收降兵武器之后,将降兵驱离道路。
汉军则继续朝着南城的城门方向进行追击。
毛宁很快就跟王升的后备部队会师,将一批动作缓慢的叛军截住。
毛宁的反应速度很快,王升的动作比毛宁更快。
当毛宁到达南城的时候,王升不仅收复了南门,还将南门封闭。
叛军彻底失去了斗志,部分将士选择跳城求生。
汉军迅速占领城墙,毛宁开始审讯战俘,和毛宁在战前分析的一样,叛军兵力确实不足。
此时的南门虽然已经收复,天色却也开始黑了下来。
夜黑风高正是杀人放火的好时候,为了防止叛军在城中制造混乱,毛宁和王升两个人一致决定要把战斗在今天结束。
汉军分成两队,毛宁的部队伤亡较大,负责守卫城门,监管俘虏。
王升带兵进入城内,围剿叛军余孽。
重新回到南城门,毛宁有种不真实的感觉。
曾经守卫城门的将士们已经消失不见了,只怕凶多吉少,但是将士们战斗过的痕迹依旧存在,鲜血也没有消失。
站在城楼,毛宁俯瞰整个衡州城,在夜色中,火光变得格外清晰。
叛军的败兵确实在城中放火,起火点比之前更多。
毛宁相信王升可以控制住南城局势,将精力全部用在了城门防御。
毛宁不会犯和秦凯歌相同的毛病,他不仅命令将士们严加看管战俘,还派出大量士兵观察城外的情况。
城外漆黑一片,城内却火光冲天。
毛宁很快就发现到了异常,部分起火点位于衡水北方,南城的败兵不可能在北城放火。
毛宁的直觉一向很准确,王升在城中视野受到限制,肯定没有办法察觉到北城的异常。
在混乱的南城中,请示王升并不现实,相反会浪费宝贵的时间。
毛宁再次决定擅作主张,他立即和毕良材对接了守城的任务。
由于城门处监管了大量叛军的战俘,毕良材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