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叛军刚才的进攻力度很弱,似乎只是一场试探性进攻,不仅没有投入主力,就连组织进攻的士兵,也大多是叛军的匪兵,这些人虽然攻击凶狠,却没有攻城经验,安置云梯的时候多次失败,我军的守城武器给这些人造成了极大的杀伤,大多数的叛军攻城头之前被消灭了,叛军只是稍作进攻,随后就全军溃退了。”
“我认为他们想通过使用二线部队,试探出我军的防卫水平和兵力部署,我不知道叛军试探出了什么,但我认为,接下来的作战只怕会很难。”
王春的话音刚落,城下的叛军发起了第二轮的进攻,进攻的叛军依旧以土匪和溃兵为主。
叛军的进攻方向很明确,瞄准的正是城门。
叛军将士大喊着,朝着城门发起冲锋。
大概是第一次的攻城给他们试探出了信心,叛军将士可能误以为汉军没有远程攻击手段,这些叛军士兵并没有散开队伍,而是排着密集队形,朝着城头冲了过来。
等到叛军进入射程范围后,城头飞出了一阵箭雨,在箭雨的覆盖之下,叛军就如同割草一样被射倒在地。
女兵营的神箭手们已经登了城头,射手们的箭雨对叛军的密集阵型造成了大量杀伤。
这些匪兵面临汉军的射击当场崩溃,丢弃了云梯等攻城武器,选择落荒而逃。
女兵营射手们的表现,让孙立德很满意,在这种城墙保护的战场,这些女兵将会发挥最大的价值。
孙立德相信,女兵营的这一轮表现足以打击叛军的信心,叛军需要重整士气,调整战术,只有在恢复信心之后,叛军才能组织下一步的进攻。
孙立德要求王春继续值守,并且劝告王春小心叛军调整战术。
孙立德重新进入城中,准备组织城中的防务。
武安崮实太小了,城小虽然减少了兵力需求,却降低了防御效果。
这矮小的城墙,不仅防御效果有限,城内同样缺少足够的防御纵深。
孙立德准备在城内再设置两道防线,不仅便于城门被突破之后重新组织防守,更是为了掩护汉军撤退。
汉军船队只能从安水进城,此时的城外已经被叛军控制,一旦船队到达城中,叛军必然会发现汉军的撤离意图,敌前撤离是一件很困难的工作,稍有不慎,就会全军覆没。
在城内增加两道防线,可以给前线部队的撤离争取更多时间。
孙立德把制造防线的工作交给了郑成,郑成跟随自己作战多年,对于构筑防御工事有充足的经验。
按照汉军以前的做法,防线往往会使用木质栅栏和石块。
事急从权,此时很难找到合适的原料,而且汉军构筑防线的目的也发生了变化。
这两道防线并不是为了挡住敌人,而是给将士们争取时间,某种意义看这些防线更像是一种路障,孙立德要求郑成就地取材,从民居中寻找一些桌椅板凳,扔在街制造简易防线。
一些废弃的军备,同样可以起到阻拦追兵的效果。
郑成节制的这支德字营士兵,是孙立德现在能指望的最后依靠。
除了制造两道防线之外,孙立德还要求郑成预留出一支快速反应部队。
这支快速反应部队一定要保持足够的体力,随时可以投入战场,不仅可以阻挡叛军的进攻,还能够处理城中的突发**。
跟郑成沟通之后,孙立德再次带领卫兵返回码头。
尽管秦毅看去还算可靠,孙立德毕竟还是起了疑心,孙立德要亲自掌握码头的修复情况。
大军撤退的关键时期,再小心都不为过,孙立德可不希望撤军途中出现意外。
借助昨夜那场俘虏叛乱,孙立德以保护秦毅为理由,派出了多名卫兵跟随秦毅行动。
秦毅倒也没有反对孙立德的安排,反而表示了感谢。
在孙立德检查码头事务的时候,城外响起过一次进攻号,孙立德对于城墙的防务有信心,倒也没有关注。
此时的时间即将到达中午,码头已经完成了修复,不论秦毅究竟是什么想法,至少他没有耽误工作。
孙立德正准备安排将士们准备食物,水门打开了。
在水门之外已经有船队等待着进城。
原本孙立德还希望将士们抓紧时间吃饭,恢复体力,船队的返回等于是同时给汉军和叛军发出了信号,通知两军将士已经没有时间了。
午饭只能到船再吃,孙立德要求秦毅士兵,只等到船队停靠后,运送物资船。
孙立德则朝着城头折返,此时的城外,再度响起了叛军的进攻号。
冯雪峰是一个有经验的指挥官,这一次的攻击必将投入主力。
孙立德很快就到达城内的防线,此时郑成已经完成了两道防线,和孙立德要求的一样,这些防线制造的非常简陋。
再简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