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立德预料自己的进攻必然会招致汉军的反击,甚至一度产生过怀疑,认为冯雪峰在得知自己消息之后,会亲自带兵攻村。
孙立德没有料到汉军的攻势会来的这么晚。
夺取安泉村之后,全军在村中等待了整整一天,将士们已经恢复了体力,孙立德这才迎来了汉军的进攻。
如果汉军的目的是围困,孙立德倒并不担心,●app下载地址xbzs●孙立德并不怕围困。
安泉村中粮草充足,除了村中的缴获,沿途进攻获取的战利品以及随军携带的军粮,都足以支撑汉军消耗。
河内军的人数又不多,这些粮草足以支撑到援军的到达。
因为是防御作战,不存在保留体力的问题,为了给将士们增加防护,孙立德命令一线的将士换铁甲。
由于歼灭了三个小队的铁壁军士兵,军中缴获的铁甲倒也帮助孙立德组织起了一个半小队的铁甲部队。
不出意外,这支部队将会是孙立德用来决胜的力量。
孙立德所在的位置是村子中部偏北位置的一个小土坡,地势开阔且没有遮挡,视野非常好。
为了拓宽视野,孙立德在土坡设计了一个木质哨塔。
木制哨塔由战俘搭建,虽然造型简陋却具备侦查功能和一定的防护效果。
为了减少汉兵火攻造成的破坏,孙立德命令战俘们收集村中的泥土,所有的房屋和哨塔外墙都被涂满了泥巴。
孙立德站在哨塔,俯瞰着整个战场,汉军人数不多,大概在七百人左右,两支队伍分成两队,一队驻扎在北边,人数稍多,另一队驻扎在南边,似乎准备采取分进合击策略。
孙立德摸了摸冷成栋送给自己的游牧弓,站在哨塔,视野开阔,正是孙立德发挥箭术的最好场所。
汉军并没有立即发起进攻,而是原地扎营,下马修整。
北方大营处出现了三个骑手,举着白旗,朝着安泉村跑了过来,看去像汉军的使者。
战争期间的使者,往往同时肩负着侦查任务,孙立德不可能放使者进村。
孙立德走下哨楼,骑黑珍珠,直接来到了北村口。
使者三人被孙立德堵在了村口外。
使者:“我们邓将军知道孙郡守是仁义的统帅,孙郡守在战场抓捕了大批我军同袍,我军同样曾经在战场抓捕了一批河内军将士,邓将军在来到安泉村之前专门向冯将军提出请求,把河内军一百名战俘带到了营中,邓将军希望和孙郡守达成换俘仪式,贵军俘虏了多少将士,我们就释放多少人,不知道你的意思如何?”
听完使者的话,刘峰斥责道:“不可对河内王无礼。”
面对刘峰的斥责,使者反而变得愈发无礼:“如果孙郡守不顾虑将士们的死活,拒绝换俘,那就算了。”
孙立德:“我的战士们并不是货物,每一个战士都是天赐给孙某的宝物,我会把将士们救回来的,但不是用交换的方式,我手的俘虏人数不多,换不回多少将士,有人回城,自然也会有人留下,既然如此,我希望将士们能稍等片刻,我会让将士们回来的更有尊严,一起在胜利的欢呼声中回家。”
孙立德说的确实是实情,铁壁军将士的抵抗决心比普通将士更强,大多数人都死战到底,战损加行军中的伤亡,随军的俘虏只有四十三人。
河内军将士同样人数不足,原本五百人的队伍此时剩下的不足一半,全军将士不过二百多人,为了欺骗汉军的快马,给汉军送去错误情报,孙立德命令在村中多树旌旗,一时间,倒也制造出一种声势浩大的错觉。
汉军使者之所以提议交换俘虏,还是为了通过俘虏了解安泉村的虚实,既然知道汉军将士的想法,孙立德自然不会中计,只能委屈了己方的将士。
不过,孙立德一句话没有说错,他确实会让将士们一起回家,孙立德不会轻易放弃自己的每一名将士。
得到孙立德的回复之后,使者倒也没有多说话,骑马往己方的营地折返。
站在村口是看不清楚村中虚实的,孙立德相信,汉军很快就会进行试探性进攻。
在没有合适侦查手段的情况下,进攻也是一种侦查手段,这种“侦查”手段往往更有效,也更节省时间。
北部村口由刘峰防守,整个防守没有难度,仅仅是依托村北防御工事迟滞汉军的行动。
作为直面汉军的正北方,整个安泉村的防御工事就属村北方向最稳固。
安泉村一共有四个村口,村南和村北同时出现了敌兵,但是村西和村东同样不容有失,一旦被汉军寻找到破绽,汉军随时可以利用马匹调兵,调整进攻方向。
孙立德不准备把仅有的兵力平摊到四个村口,那样做不仅没必要,还在兵力使用造成了浪费。
既然汉军采用了重点进攻方法,孙立德同样选择了重点防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