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文恺比叶飞和花云准备的更充分。
在山扎营的日子里,他曾经询问过华灵山的山民,对华灵山附近的天气和地形进行过了解。
根据村民的情报,就在这两天,华灵山会被大雾笼罩。
华灵山的特殊地理环境和季节特点,使得每年这个时候,都会产生大雾。
雾气最重的时候,能见度非常低。
今年自然也不会例外。
姜文恺建议孙立德利用大雾掩护,集结将士下山,对汉军发动奇袭。
大雾不仅会提高河内军的隐蔽性,还会麻痹汉军的警惕。
华灵山下有一处无名平原。
平原地区不仅利于骑兵驰骋,同样适合步兵冲锋。
当河内军借助大雾发动奇袭的时候,汉军的大营不仅不会成为汉军的保护,反而会阻碍汉军调动。
从华灵山大寨进入山下平原,正常情况下,需要三个小时。
长时间行军自然容易被敌人发现。
如果没有大雾掩护,当河内军下山的时候,必然惊动了汉军。
大雾可以帮助河内军将士隐藏行踪。
姜文恺的建议是孙立德眼下的最优选择。
孙立德唯一需要做的,就是等待大雾出现。
所有的决战计划都建立在华灵山起大雾之。
一旦华灵山没有起雾,或者雾气不足以隐蔽军队行踪,孙立德就得重新调整进攻计划。
在计划没有最终敲定前,孙立德要求将领们保密。
决战关乎河内军存亡,孙立德决定亲自进村打探消息。
在姜文恺的带领下,孙立德两人前往华灵村。
华灵村是个小村,位于华灵山半山腰,是武宁郡中中为数不多的山村。
村里的山民大多放弃打猎,离山进城。
留在村中的,大多是年龄大的老人和一些年幼的孩子。
因为长时间在山生活,村民们对华灵山地理也更加了解。
孙立德见到了为姜文恺提供情报的老大爷。
老大爷对孙立德很客气,知道孙立德对华灵山大雾感兴趣,便主动提起了这场大雾。
华灵山的雾气大概会持续八个小时,但只有中间五个小时的能见度最差。
也就是说,留给河内军下山到列阵的时间,只有五个小时,把握住这段时间,是河内军出其不意的关键。
为了保险起见,孙立德没有选在轻信这个老大爷。
孙立德还咨询了其他村民,确认了大雾的可能性。
山民们性格淳朴,唯恐孙立德不信自己,甚至有人表示,华灵山大雾在整个武宁郡非常有名,是武宁郡的一个重要景点,远近闻名。
就连山底的村民都知道,华灵山的独特气候。
村民甚至还表示,孙立德如果质疑,可以下山求证。
村民们的态度很诚恳,孙立德决定相信。
所有接受过问话的村民都得到了孙立德一份酬金,作为保密的酬金。
至于,是否真的会起雾,用眼睛看就可以了。
机会只留给有准备的人,孙立德要做的,就是在大雾之前做好战斗准备。
孙立德回到山,以防备敌军偷袭为由,安排将士们做好战斗准备,并且在山通道设置伏路兵,防止山遭到汉军偷袭。
山的将士则调整作息时间,白天恢复体力●app下载地址xbzs●。
尽管村民信誓旦旦的表示两天内会有大雾,但孙立德和河内军在山一连等了四天,都没等到战机。
除了看守山路的将士,山的将士由于知道了夜袭计划,被孙立德限制下山。
汉军同样没有进攻玉望,这几天没有采取任何军事行动。
第五天凌晨,孙立德醒了过来。
披外衣,走出帐篷外,等待终于得到了回报。
山已经开始有一层灰蒙蒙的雾气,雾气正在不断变得浓重。
孙立德派出卫兵,召集将领们到帐篷中,开展军议。
将领们陆续赶到帐篷。
河内军只有两个小时到准备时间。
当雾气最重的时候,将士们会在华灵村向导的带领下下山。
真正的决战将会在华灵山山脚的无名平原进行。
孙立德估计,河内军到达平原,完成列阵,雾气差不多该消散了。
河内军可以集中力量,一举消灭汉军。
在这场战斗中,除了原本被孙立德派到山路警戒的将士,和少部分留守大营的伤兵。
其余的兵力,包括民兵在内,统统下山,参加决战。
在山的时候,河内军把山下的所有部署都交代清楚。
如此一来,将士们可以在下山之后的最短时间内,投入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