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兴昌把自己的部队交付给副将管理,自己带领三名卫兵返回大营。
通过佯攻,陈兴昌虽然没有试探出河内军的防御漏洞,却试探出了汉军的防御意志。
陈兴昌明白,仅仅依靠自己手的这一营兵力,根本无法救出高建业,因此,陈兴昌准备返回大营,和将领们共同探讨后续的救援问题。
之所以陈兴昌没有把部队撤回大营,也希望通过汉军的援军,给河内军制造压力,为忠义营争取时间。
在离开之前,陈兴昌专程告知副将,汉军以防守为主,绝对不可擅自出击。
在得到副将满意答复之后,陈兴昌伪装成了一名快马,和自己的卫兵返回大营。
在大营中,陈兴昌召集了所有的将领
陈兴昌:“前线的形势非常严峻,河内军的包围网非常坚固,一旦救援忠义军,我军至少需要出动半数以的部队,而且必须是主力,不知道诸位有什么意见。”
最先开口的是宋轶:“刘大人给我军的任务,是在武川郡寻找战机,伺机消灭蒋继嗣,很显然,现在战机还不成熟,河内军已经据险坚守,我军没有绝对的优势,盲目出击,只怕不仅救不出河内军,还会让我军在战略陷入被动。”
宋轶会反对也不全都是出于公心,整个汉军中,只有他的部队最精锐,一旦陈兴昌真的决定发动攻坚,宋轶的营伍绝对先锋。
通过表明不支持救援的态度,宋轶想把自己的部队保留下来,他的意思很简单,谁愿意救谁去救,但是,他不会带领主力攻坚。
在场众人大多是老油条,听完宋轶的话,纷纷表示困难,原本的救援会议变成了比惨大会。
到了最后,已经不是能不能救的问题,而是谁都没有能力救的问题。
在场的众人大多是人精,知道这种时候不能乱说话。
也不是所有将领都把个人得失凌驾在集体利益之,在众人推诿的时候,一个青年喊了起来:“诸位将军的顾虑确实属实,但是,我希望将军们能想明白,被围住的,是我们的兄弟,今天,我们放弃了这些兄弟,明天,其他人会不会放弃我们。”
听完青年的话,陈兴昌点点头:“原来是刘大人的爱将戴仁将军,将军的建议很有道理,请戴将军先带领本部兵马前往前线,陈某随后组织人马赶到战场与将军共同作战。”
戴仁领了军令之后,没有推辞,昂首阔步走出军营,组织部队救援去了。
陈兴昌叹了口气,还是新人将领有锐气,在场的老将们在决战的紧要关头考虑的是自己的个人得失,这种心怀鬼胎的部队,怎么能有战斗力。
汉军看去人数众多,但却根本形不成合力。
汉军派系太多,这也是陈兴昌一直回避决战的原因。
与其仓促将部队集结在一起,真不如划分好责任区,由每名主将独立管理,这样更有利于汉军。
一旦汉军把所有部队都带出营地,走战场,先不说作战效率的损失,一旦攻势不顺,各路主将力求自保,这仗也就不用打了。
原本陈兴昌还想从将士们处寻求支持,众人对于作战这么消极,陈兴昌只能强行下命令了。
陈兴昌:“请众位将军回到各自的驻地集结部队,每营部队出两个小队,随我一起去前线救援吕将军。”
众将还想再说些什么,陈兴昌摆了摆手,示意不要继续讲下去了,所有的部队平均出兵,共摊伤亡,是陈兴昌能想到的最好办法。
面对陈兴昌的军令,却没有任何人准备行动,陈兴昌正在考虑应该如何说服这些将士,刘翼的使者来到了大帐中。
使者带来了刘翼的命令,刘翼传达了两条命令。
第一条命令,命令陈兴昌立即带兵救援,将忠义军救回大营。
第二条命令,命令陈兴昌不得擅自决战,但要着手备战,河内军随时会撤军,刘翼要求汉军将士做好战争准备。
使者除了两条命令,还带来了两条好消息。
首先,刘翼雇佣了一支雇佣兵,他亲自统兵南下。
其次,河内军后援失火了,河西郡的郡城丰溪城被攻陷,河西军的败军已经退守定策城,就刘翼相信,就在这两天,河内军将会收到河西郡的兵败消息。
听完快马带来的口信,众将总算接受了陈兴昌的命令,立即返回各自的军队,抽调人马,准备跟随陈兴昌救援。
新集结的援军来自各支营伍,每支营伍主将的统御能力高低不等,军队完成集结之后,天色已经晚了。
在带兵支援前线的路,陈兴昌收到了戴仁的战报,汉军又败了一阵。
陈兴昌的嫡系汉军遭到河内军的进攻,陈兴昌的副将违背了陈兴昌的将令,擅自出击,不仅没有击溃正面的河内郡,反而暴露了侧翼。
河内军的铁甲骑兵冲击了汉军的侧翼,将汉军冲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