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放弃了救援曹弘毅的部队,但柳鸿远并不后悔自己的撤兵决定。
他知道,李天成说的很对,夜袭失败让汉军士气衰弱,河内军准备充分,兵力又多,继续纠缠下去,汉军很有可能遭受更大的损失。
撤军是自己的唯一选择。
然而,柳鸿远没有被动的逃窜,落荒而逃不是他的性格,在撤退的时候他就想找机会反击。
汉军需要获得一场小胜来恢复士气。
河内军在朔方郡不仅占住了脚,还拥有兵力优势。
寻求决战是下下策,最好的办法是引诱一支河内军主力,将之歼灭,缩小两军军力差距。
汉军需要抓住每一个机会削弱河内军的实力,量变终将产生质变。
仅仅等待机会是远远不够的柳鸿远决定制造机会。
为此,柳鸿远在提高主力部队行军速度的同时,要求李天成放慢撤退速度,将追兵引出城。
柳鸿远提前带领主力在合适战场摆好战斗阵型,等待李天成的诱敌计策成功。
为了将河内军引战场,李天成甚至在撤退过程中组织过反击。
一方诱敌深入,另一方紧追不舍,两支部队一前一后,很快到达了柳鸿远的既定战场。
现在正是汉军扬眉吐气的好机会。
天色已经大亮,将士们看清楚身后汉军的规模,恐惧心淡化了不少。
不同于河内军的纯步兵阵容,汉军和齐军中有大量骑兵可以投入战场。
当钟强部队到达战场的时候,柳鸿远下达了总攻命令。
在柳鸿远看来,河内军的追兵已经疲惫不堪,在李天成的牵制下,甚至无法形成有效阵型。
汉军虽然同样疲惫甚至士气低迷,但是,兵力优势足以扭转不利。
在进攻号中,汉军发起了总攻。
按照战前的约定,齐人应该和汉人共同出击,夹击河内军追兵。
出乎柳鸿远的意料,齐军却选择了按兵不动,放任汉军和河内军进行厮杀。
柳鸿远立即派出卫兵,要求姜毅带兵出击。
卫兵很快折返回来,姜毅以兵马疲惫需要休整为由,拒绝了柳鸿远的调遣。
姜毅不是自己的将领,而是齐国的援兵,柳鸿远倒也不敢逼的太紧。
汉军在战场依旧占据兵力优势,但是优势并不明显。
没有了齐人的支援,汉军的突击力量降低了一半。
没有铁甲骑兵的冲阵,汉军短时间内无法撕开河内军的阵型,更别说击溃敌人了。
汉军毕竟拥有兵力优势,将士们发了狠,河内军的大阵开始松动。
军阵边缘的士兵开始逃散,但是,汉军没能迅速扩大战果,河内军似乎还能再坚守一段时间。
河内军的援兵源源不断出现,为了截断支援,柳鸿远派出了手骑兵力量。
仅仅靠汉军,没有办法迅速突破。
柳鸿远连续派出多名卫兵前往姜毅处要求出兵,但姜毅似乎铁了心,不仅按兵不动,还以各种理由推脱。
柳鸿远是汉军主帅,不能轻举妄动,只能喊来军中担当人质的姜月。
柳鸿远的语气很平和:“汉国和齐国虽然是兄弟之盟,但即使是亲兄弟,也很难同生共死,现在大汉这艘船即将沉没,如果齐国想下船,柳某并不阻拦,姜公子可以离开了,柳某已经没有什么可教给你的了,这几天的相处,让我觉得很荣幸。”
姜月毕竟年轻,被柳鸿远这么一指责,面子有些挂不住,连忙赔礼道:“柳大人哪里的话,齐人向来一诺千金,必然不会出卖汉王,我相信军中必然发生了变故,我派人催一催。”
柳鸿远面露疲惫神色:“还是麻烦姜公子亲自走一趟吧,旁人传话,万一再会错意,而且,兵荒马乱的,齐军更能保护公子的安危。”
柳鸿远赠给姜月一匹战马,姜月迅速赶回齐军。
战场的厮杀已经进入了白热化。
齐军却依旧按兵不动,坐视时间的流逝。
姜月气冲冲的跑进大营。
大声喊道:“姜毅,你为什么不出兵,这是要让我齐人失信于天下吗?”
姜毅对于姜月的指责没有丝毫不满,他本是齐国的大将,因为治军有方得到了齐王的赏识,赐姓姜姓,对于齐国这位小公子,姜毅没有不满,反而满脸疼爱。
姜毅:“月公子还不知道,谷先生已经动身前往安临城,跟孙立德谈判去了。”
“现在的形势已经和以前不同了,汉军已经走末路,咱们齐人没有义务跟着这支部队一起陪葬。”
“齐王派咱们入汉的最终目的,是在收复长山郡的同时,联合汉地的军队共抗南唐,但是很显然,柳鸿远已经没有这个能力了。”
“也许等到和议形成的时候,咱们反而会进攻汉军,汉军短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