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百九十六章 功败垂成  乱世平民传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在卫兵的保护下,孙家玉带兵撤离衡州城。

由于变更了策略,唐军的攻城行动非常顺利。

孙云成功从水路进城,并且攻取了石桥,阻击了南城撤兵的河内军,挡住了北城河内军的增援。

孙家玉同样带领唐军大军在南门城墙处形成突破。

将士们不仅占领了城门,还不断向城中核心区域突破。

为了尽快消灭负隅顽抗的河内军,孙家玉的作战方式几乎是不择手段,完全不计伤亡。

在孙家玉的组织下,唐军的进攻获得了回报,唐军连续突破河内军两道防线。

同时,侧翼袭击的唐军也完成了穿插迂回,河内军的主力被围在了两个位置。

一处是石桥前方不远处,河内军形成了一个圆阵。

另一处则是衡水河畔,河内军在这里摆出了一个半月阵型。

可以说,唐军距离夺取整个南城只差了临门一脚。

但这临门一脚的距离却是咫尺天涯。

孙家玉正准备命令部队围歼这两支河内军,城外的警戒部队派出快马告知了河内军的最新动向。

一支河内军精锐已经从城外出现,似乎是北方的援军,他们越过了衡水,正朝着南门杀过来。

快马报称,河内军似乎同样动员了一支规模庞大的军队。

除了这支迂回的河内军,北城方向同样出现了一支河内军的生力军。

唐军确实可以在两路河内军合围之前消灭南城的敌人,但是,如此一来,唐军将失去最宝贵的撤离时间。

遇到险情,孙家玉立即做出撤军决定,衡州城作战已经失败,现在需要做的是将尽可能多的唐军带离。

尤其是国人部队,这些精锐部队是唐军的骨干,不容有失。

孙家玉宁可野人部队被团灭,也不愿国人部队受损。

孙家玉在下达撤退命令的同时,并没有忘记守卫石桥的孙云部。

孙云反应很快,得到撤退命令之后,立即部署将士有组织的撤离,大部分将士顺利船,经水路撤军。

孙云可以借助河道和水运,孙家玉可没有这种便利,唐军全是步兵,将士们能够依靠的只有两条腿。

在撤军的时候,唐军不仅遭到了南城河内军残部追击。

由于不熟悉道路,唐军主力还因为找错了方向,在城中走错了路,不仅耽误了撤离时间,还造成了部分人员失踪。

当孙家玉撤出城门的时候,城外的警戒部队已经和河内军的奇袭部队展开了了战斗。

唐军同样作战顽强,暂时挡住了河内军的奇袭部队。

北城方向,河内军主力正源源不断朝着南门杀了过来。

孙家玉当即立断,选择丢卒保帅,留下一支二百人的野人部队为掩护,主力撤离了衡州城。

撤离之后的孙家玉没有选择逗留,而是一直撤到了河内郡的边城,在边城位置组织驻守。

孙家玉在城中收拢残兵,恢复将士士气。

经过衡州城中的先胜后败,唐军兵力损失极大。

唐军主力剩余兵力不足千人,国人部队损失更大,不足百人。

在未来的几天,唐军的溃兵还会源源不断的逃进边城,但是溃兵的士气需要通过时间和财富来恢复。

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多的坏消息送到了孙家玉面前。

河内军抢在孙云之前封锁了河内郡的中部。

从衡州城到唐军驻地之间,河内军部署了大量军力。

由于河内军的速度太快,孙云统帅的国人部队已经被截断在了河内郡的腹地,在急切之中根本无从南下。

孙家玉为了联系这支部队,派出大量快马,但是,孙家玉所有的尝试都失败了,唐军的快马根本没有办法穿过河内军的封锁,不仅得不到孙云的消息,更没有办法与孙云部建立联系。

在取得衡州城胜利之后,河内军没有立即寻找唐军决战。

相反,他们在不断积累优势,一支支部队开始南下,河内军的先锋已经和唐军的前线部队发生了小规模接触。

唐军失去了兵力优势,就连唐王安排的战略任务都难以执行。

孙家玉不甘心撤出河内郡,仅仅依靠手兵力,自保都困难。

孙家玉把自己的兵败推到了运气不好。

如果不是河内军增援部队的突然出现,此时的唐军已经围歼了南城的河内军,占领了南城,唐军就有更大的战略主动。

既然兵败是因为运气,而不是因为实力,孙家玉准备决定与河内军再进行一场决战,一场复仇之战。

为了这场复仇之战,孙家玉煞费苦心。

他搜集了在附近村庄驻防的兵力,将部队集中在几座大城中。

同时,孙家玉派出使者返回唐国王城,希望唐王增加兵马和后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