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百九十九章 撤围南下  乱世平民传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从周虎背后发起攻击的河内军,正是蒋庆从武川郡带领北的部队。

周虎不仅没有重视对武川郡的侦查,还忽视了对衡水水道的封锁。

蒋庆的使者假扮成渔民,通过水路进城,向魏振国传达了援军将至的消息。

魏振国确认使者的身份,根据现有情报做出了联合作战部署。

他的计划一共分成三个环节。

首先,通过派人诈降,把联军的注意力吸引到昌宜城,不论周虎相不相信河内军守将的投降决心,那都不重要。

其次,蒋庆利用武川郡河内军行动的突然性,从周人的背后出现,打周人一个措手不及。

最后,趁着周虎的部队调整部署队列发生混乱的时候,昌宜城中的部队立即出城作战,配合蒋庆的部队,打周人一个措手不及。

使者通过水路将魏振国的计划传达给了蒋庆,为了敲定行动的细节,使者进近出出四次以,这一切的行动,都是在周人眼皮子底下进行的。

战斗按照计划进行,周人溃败之后,钟强和蒋庆顺利会师。

蒋庆的部队继续沿着陆路对周虎进行追击,钟强的部队则通过水路调兵,提前把部队投放在了周人撤军途中的重要据点,对周人进行堵截。

经过一些列的调兵与战斗,河内军顺利将周虎和他的柔兰人联军留在了源尧郡中,联军被赶了东岭山。

正是刚刚完成合围的时候,魏振国收到了唐军穿过了蜀山天险夺取临蜀郡的情报。

唐军不仅兵力充足,而且极其精锐,蜀地的援兵不断向临蜀郡集中。

尽管临蜀郡的唐军没有对河内军释放出敌意,但从唐军的备战看,唐军似乎铁了心想吃下整个周地。

河内军在周地一共有三个指挥官,大战之前权力需要集中在一个人手中。

此时请求孙立德临阵选将已经来不及,三名将领只能自行决定统帅人选。

最先放弃权力的是韩先,这名骑兵将领知道自己不是做统帅的材料,所以,他在向汉地求援之后,提出愿意听从其他两位将领调遣。

蒋庆和魏振国两个人也是老相识了,蒋庆明白对方的才能在自己之,同样放弃了统帅权,表示愿意听从魏振国调遣。

魏振国没有推辞。

尽管韩先及时调整了武川郡防御,并且进行求援,但是,援军在短时间内没有办法进入周地支援。

河内军不能慢慢的等待唐军将优势转化成胜势,河内军必须主动出击。

河内军集中主力与唐人作战需要承担很大的风险,河内军主力出动之后,原本被打懵的周虎联军和刘翼部汉兵会获得喘息之机,甚至借机扩大实力。

明知并不划算,但是魏振国只能这么做。

魏振国招来了副将魏纪纲,把昌宜城的防御交给了魏纪纲。

魏纪纲是魏振国的卫队长,在入周之前就跟随魏振国作战,不论忠诚还是能力都是最好的选择。

由于临蜀郡的战斗需要动员河内军主力,魏振国只给魏纪纲留下了二百将士。

源尧郡已经在实质被河内军放弃,魏振国只给魏纪纲安排了一个任务,那就是坚守昌宜城。

魏振国虽然没有给魏纪纲留下足够兵马,但却留下了所有获得的战利品。

大部分的东西都能用金钱买到,如果真的买不到,只能说明两个问题,要么不会买,要么钱不够。

这些战利品在有能力的人手中,足够转化成战斗力。

被围困在东岭山的周虎部,只能放弃围歼,魏振国的放弃是当下的最优选择。

如果没有唐军的入侵,对于志在夺取周地的河内军来说,消灭周虎确实是最佳选择。

但是,唐军入侵,使消灭周虎的重要性降低了。

在唐军的威胁下,如果想要消灭周虎部,河内军无法采用围困的方法,只能对东岭山的周军发动强攻。

强攻带来的是高伤亡,消灭周虎之后,河内军主力部队必然会重创,补充的战俘难以在短时间内形成战斗力,同样无法确保忠诚度。

周虎的部队已经被魏振国重创,短时间内无法恢复元气,对源尧郡的威胁自然有所降低。

因此,保存实力全军南下,将唐军赶回蜀地才是魏振国的最优选择,

河内军和唐军的作战中,双方都没有明显的优势,第三方势力的站队就显得尤为重要,尤其是刘翼的汉军。

无论是唐军还是河内军,都不会把刘翼的败军当回事,但是,这支军队一旦偏向唐军,将会让河内军非常被动。

魏振国在南下之前派出了使者,要求使者一定向刘翼晓之以理,动之以利,魏振国希望使者让刘翼明白,跟随唐人作战,对于刘翼来说弊大于利。

魏振国把自己的所有作战计划都制作成文字材料,命令快马迅速传达回去。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