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深城夜袭战以唐军的惨败告终,唐军中了河内军的埋伏,进城部队损失惨重。
唐军士兵伤亡极大,主将同样没能全身而退。
尽管孙烈得到了城下将士的接应,他还是在跳城的时候腿部受了伤。
唐军中伏说明了城中的内应已经被河内军识破。
孙烈放弃了节省兵力的想法,唐军动用对未深城发起攻击。
未深城的攻守双方开始进行更惨烈的攻防。
在临蜀郡战场,唐军占据优势,但是,唐军的优势,尤其是兵力优势,正在不断减少。
河内军的先锋到达了武川郡,张达带领着这支三百人的先锋部队。
在先锋部队的身后,花云带领的主力也在押送物资补给,向周地进发。
之所以河内军的行军效率这么快,还是因为河内军及时收到了情报。
韩先派出的快马知道军情的严重,因此,为了尽快将军情传达给河内王,快马不恤马力,日夜兼程。
高强度的体力消耗透支了快马的生命,但是,快马在累死之前成功完成任务,把唐人入侵周地的消息告诉了王春。
得知军情后,王春不敢耽搁,把军情加急报给孙立德。
就这样,孙立德在最短的时间内得知了唐军的动向。
此时河内郡战场,孙家玉的唐军已经被挤压在了长江一线,南方压力减轻了很多。
周地战场虽然不是河内军势力的核心,但是整个领地正处于权力真空状态,此时正是河内军介入的最好时机。
孙立德分别派出快马,要求蒋继嗣和花云组织将士前往周地,在击退唐军守住蜀山的基础,彻底消灭周地的所有势力,把周地并入版图。
孙立德信使到达花云军中的时候,河内军刚刚占领了蓬德城。
河内军在三川郡无论是正面作战还是反游击队作战,都压制住了叛军。
柳鸿远身死的消息也已经传遍了整个国内,自然也包括了三川郡。
宋星宇退守蓬德城最大的依靠,其实是河内军在其他战场遭到惨败,被迫从三川郡抽调士兵。
如果没有外力介入,仅仅依靠宋星宇在三川郡的实力,是打不赢战争的。
随着柳鸿远的战死,很多人都意识到了前途渺茫。
宋星宇是叛军的领袖,当然无法得到孙立德的原谅,但是,叛军的其他势力,尤其是那些被裹挟的势力,都开始有了异心。
蓬德城里的刘家由于留下了刘增福这个对话通道,所以能够在这个历史发展的关键节点与河内军达成沟通。
在约定的日期中,刘家反叛了,刘增福打开城门投降,刘家家主则亲自带兵前往城主府抓捕宋星宇。
大概是天不希望三川郡的战乱太早结束,刘家作乱的时候,宋星宇正好在北城方向检阅部队。
城中发生变故之后,宋星宇立即带兵镇压,在城主府附近斩杀了刘家的家主。
尽管宋星宇杀死了谋逆者,但是,河内军已经源源不断进城,蓬德城无法继续防守,宋星宇组织残存的军力开始撤退。
叛军残部在沿途收拢败兵和追随者继续朝着鸿泰城的方向退走。
信使到达的日子不算差也不算好,如果信使早来一天,刘家或许就无法下定决心叛乱,河内军无法收复蓬德城,河内军如果晚到几天,河内军将会收复更多的土地,或许能够彻底灭亡宋家。
历史无法假设,身在局中人的每一次选择,都构成了历史。
就在这个关键节点,孙立德的命令到了。
孙立德在信件中透露了自己的意图,要求花云在击退唐军之后顺势夺取整个周地。
如果孙立德的目的只是为了击退唐军,花云带千余人的援兵入周作战就已经足够,剩下的兵力还可以继续对宋星宇施加压力。
但是,孙立德希望顺势攻占周地,他不得不带走三川郡的大部分河内军兵力,甚至是一些豪强兵。
除了郡内重地留兵驻守之外,花云离开三川郡之前,在蓬德城处留下了王境泽,并且交给对方五百多河内军老兵。
三川郡内乱之后,全郡豪族大多反叛,张家却因为站队正确,实力迅速膨胀。
一旦花云带兵离开三川郡,张家很有可能因为实力坐大。
尽管张德福在几次站队之中都站在了河内军一方,但是,野心都是慢慢培养起来的。
战场之外的事情,虽然不是花云能够考虑的问题,但是并不妨碍花云向孙立德提建议。
为了避免张家在三川郡实力坐大,河内军有两个最好的办法,一种是派出有威望的将领在郡中坐镇,另一种则是扶持一名豪族领袖分享张家的权柄。
如果刘家的家主没有死,让刘家牵制张家确实是一个好的选择。
但是,宋星宇在撤离之前杀死了刘家家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