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翼原本的力量很强大,不仅节制整个周地的汉兵,还与周虎达成了默契。
刘翼一度认为可以依靠自己的势力夺取天下。
但是,武川郡的一场兵败不仅让他名声扫地,兵员军备同样损失惨重。
作为一名老将,他自然不会像年轻将领一样,因为一场败仗一蹶不振。
与河内军脱离接触之后,刘翼立即集中旧部,准备东山再起。
在他心里,武川郡的失败无非就是一场大规模的清马城兵败而已。
当他摩拳擦掌准备重整旗鼓的时候,他才发现局势比想象中更艰难。
被刘翼下派到地方的汉军将领们对刘翼的命令大多阳奉阴违,调兵命令根本无法顺利推行。
在河内军和唐军进行周地归属战的时候,刘翼却没有办法更积极的参与其中。
在临蜀郡的战斗之前,魏振国为了避免两线作战曾经派出使者要求刘翼保持中立。
在那场会面中,使者的话确实打动了刘翼,对来势汹汹的唐军来讲,杀死刘翼争取周人的人心,比让渡权力争取刘翼的支持更划算。
除了静观形势,刘翼同样需要时间消灭地方不服从号令的将领,整合手中的兵力,增强对领地的控制。
在刘翼看来,临蜀郡的战斗很快就会分出胜负,趁着唐军与河内军无暇北顾的时候积累实力,在战后获得更好的筹码可比贸然参战更有价值。
正是在这种思路的影响下,刘翼回避了唐使的求见。
同时,刘翼带领军队对一些拒绝接受调遣的汉兵进行了攻杀,依靠铁与血,刘翼重新壮大了实力。
实力壮大给刘翼带来了正反馈,大量散落在临蜀郡的小势力为了躲避战乱北投靠刘翼。
刘翼缺少兵力,所有的投诚者都被接纳。
正当刘翼认为自己可以静静扩大实力坐观河内军和唐军两虎相争的时候,武川郡河内军叛乱消息传到了刘翼耳中。
刘翼是一名沙场老将,当然知道河内军投入大量兵力的目的不仅仅是临蜀郡。
孙立德曾经是刘翼的下属,河内军也亲手毁掉了刘翼的霸业,从情感,刘翼就不可能投靠河内军。
不能投靠河内军,刘翼的最好选择就是联合其他实力共同对抗河内军。
刘翼不得不在周地采取更积极的行动。
唐军是除了河内军之外最强大的势力,刘翼把唐使叫进了房间。
唐使被刘翼晾了这么久,见到刘翼倒也不生气,两眼直勾勾的盯着刘翼。
刘翼原本想听唐使发言,但是,唐使就像老僧入定一样,站在房间里不言语。
刘翼决定先开口,当即轻咳了两声:“前些日子,刘某军务缠身,时间一直用在处理军务,我的卫队长隐瞒了唐使的消息,我已经对他进行了处罚,希望我手下人没有怠慢先生。”
唐使摆了摆手:“怠慢倒是不敢当,大人的下属对在下非常照顾,在下很感谢大人,让在下获得游览周地风光的时间,不知道刘大人这次召我,有什么事吗?”
刘翼不打算继续和唐人绕圈子,刘翼:“河内军在周地已经投入了重兵,援军不断入周。”
“河内军的情报,先生应该也有所了解,如果河内军的援兵继续入周,咱们将会失去最后的反击机会,只怕贵国在临蜀郡新得的徒弟土地,也会全部丢失。”
唐使:“感谢刘大人的提醒,临蜀郡的土地对于我们唐人来讲就像一块鸡肋。”
“我们唐国的根基在长江以南,如果河内军在周境的势力强大,我军只需要退回蜀地即可。”
“河内军不可能永远在周地部署重兵,我军随时可以打回来,而且,我军与河内军的战场不止在临蜀郡。”
刘翼脸色冷了下来:“我今天会见先生是为了两军共同的未来,如果贵军真的没有与我军联合的意向,那这场会面就到此为止吧。”
似乎是察觉到刘翼动了真火,唐使语气软了下来:“刘大人不要生气,在下之所以言语相激,目的是试探将军的决心。”
“大人不需要怀疑我国的诚意,如果孙将军没有诚意,也不会在刚刚进入临蜀郡之后就派我来见大人。”
“我军在夺取临蜀郡之后,立即派出在下与大人沟通,部队一直陈兵临蜀郡没有扩大作战规模,这些举动足以证明我家将军的诚意。”
“实不相瞒,就在刚刚,我接见了孙烈将军的卫兵。”
“孙将军在言语中表达了对刘大人的仰慕,还要求我,为了双方共同利益,无论如何都要促成两家联手。”
明知道唐使说的是奉承话,刘翼还是觉得很受用。
刘翼:“孙将军需要我做什么?”
唐使:“唐人这一次的目的只是为了临蜀郡,原本无意夺取周地,对刘大人本身也没有敌意,正是因为河内军的咄咄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