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杨开还是下达了进攻命令。
杨开麾下将士并不是骑兵,他们只能算是骑马步兵。
但是,汉兵坐骑毕竟是战马,这支百人的骑兵提高马速之后,迅速将唐军巡逻队冲散。
巡逻队却很称职,这些唐军将士不仅以血肉之躯阻挡汉军骑兵冲锋,还在战死之前向西门守军发出了警示。
汉军完成突破,朝着城门冲了过去。
城门却开始慢慢关闭。
正当杨开认为夺门失败,准备组织将士下马强攻时,城门被重新打开,城内传出喊杀声。
杨开没有看懂形势,但他明白,蒋继嗣没有骗自己,城中确实埋伏了一支“神兵。”
汉军入城之后守住城门,汉军吹响冲锋号,等待后续步兵进城支援。
进入柳城之后,杨开才发现城中已经乱成了一团。
不仅仅是西门,整个城中都响起了喊杀声。
面对城中乱局,杨开难分敌友,他选择控制住城门,等待援兵。
在这种情况下,争取更多士兵支援比仓促带兵入城更重要。
援军还没有入城,杨开就见到了友军部队一名军官。
这名军官唐军装扮,袒露着左臂。
时间有限,城门也不是说话的地方,这名军官直接表明身份,要求汉军入城杀敌。
军官话语很简单,袒露左臂的都是汉军战友。
杨开打量了战场,确实有不少袒露左臂的将士正在与其他唐军交战。
唐军没有理由在这时候骗自己,他们不会知道汉军会在发动奇袭,不可能提前布置好命令。
分清敌友之后,作战目标瞬间变得清晰,留下少部分将士继续守卫城门,杨开把作战命令传达了下去。
城中不利于骑马,全体将士下马,将战马交给了守门将士看管。
为了同样被友军识别,汉军将士也袒露左臂。
迅速杀散西城处唐军,在友军将士引导下,汉军朝着城主府和仓库杀了过去。
城主府里空无一人,杨开留下少量将士维持秩序,随后立即带兵转向仓库方向。
在仓库外,汉军遭遇到一支唐军。
这支唐军似乎正准备带从仓库中搬运物资,搜索完物资的时候,遇到了城中起事的义军,两军正厮杀在一起。
义兵数量不如唐军,但是唐军携带了大量物资,一时间倒也腾不出精力将义军打退。
汉军出现的正是时候。
杨开立即组织将士对唐军发起进攻。
面对汉军的冲锋,唐军不堪一击,迅速被击败。
这支唐军丢弃物资,朝着西门杀去,杨开留下部分将士看管物资,随后对这支撤退的唐军进行追击。
在追击途中,正好遇到了从西门入城支援的汉军步兵,两支部队一前一后彻底全歼了这支唐军。
除了少部分唐军士兵见机早提前躲进城中外,大部分唐军被歼灭,根据俘虏供述,柳城守将也被杀死在了阵中。
守将一死,柳城战事基本宣告结束,剩下的,不过是带领部队消灭那些唐军残部。
派出士兵支援友军,同时,杨开派出士兵骑快马向蒋继嗣通报柳城得手的消息。
在城中战乱彻底平定之前,杨开接见了两位友军首领。
这支友军是一支由周人和蜀人组成的联合部队,他们受到唐人压迫很久了。
唐国是一个尚武国家,不仅国家好斗,频频出兵作战,唐国也是一个全民皆兵的国家。
唐国本身的国人部队只占了军中少数,除了国人部队之外,还有大量野人部队。
这些部队在战场同样也分三六九等,根据参加唐军时间,功劳大小,这些军队分成不同的级别。
级别越高的野人将士拥有更多权利,级别越低的野人将士越容易受到压迫。
这支起事的友军,明显是一支地位处在最低点的部队。
他们大多为从北方入蜀的周人,以及,蜀地叛乱时战败投降的蜀人,其中还有一些唐人。
很多周人并非自愿跟随孙烈入蜀,孙烈在新月盆地战败之后,裹胁了一支周兵南撤,和天神山城的周兵不同,这些随着唐军南撤的部队可没有自由选择去留的权利。
因为家小妻儿都在北方,唐军将士打心底里不信任这支部队,在战场也往往把这支部队当成消耗品。
周军地位还不算是唐军序列中最低的,一些蜀人的地位比这些周人更低。
蜀人曾经试图利用三王叛乱起事,但是,钟翼很快镇压了蜀人。
战败之后,蜀地叛乱军和一些参与内乱的唐军,成为了唐军的最底层。
钟翼麾下就有这么一支部队,都是在周地叛乱时投降的叛乱分子。
钟翼把这些将士安插在唐蜀交界处并没安好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