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军主力南撤之后,唐军没有立即收缩兵力,为了防止汉军过早发现唐军兵力调动,唐军依旧对汉军防线保持相同攻击频率。
唐军主力南撤之后,汉军必将发起反攻,唐军准备为构筑防御体系争取时间。
李勇是一名战场宿将,他并没有被动防守。
虽然他迟迟没有组织将士进攻,但这并不代表他不关心前线战事。
他从战报中察觉到唐军攻击力度正在下降,得出唐军即将撤退的判断,为了证实判断,李勇亲自组织将士对唐军发起一次小规模反击。
汉军轻易消灭了一支唐军,通过俘虏口供,李勇确认了自己的判断,唐军主力确实南撤了。
得到准确消息之后,李勇松了一口气,等这个消息,他等了太久。
明明管理着庞大军力,却迟迟没有下达反攻命令,恰恰是在等待唐军露出破绽。
唐国是尚武之国,北伐初期,唐军势如破竹,增强了唐军将士战斗力,汉军虽然兵力充足,但是,如果选择在此时与唐军正面硬刚,输赢暂且不论,损失却必然不轻。
继续等待下去则不一样,唐军求战不成,必然会挫动锐气,只要汉军不先出现破绽,战机就一定会出现。
李勇按兵不动的行为不仅承受了巨大压力,还承受着大量非议。
汉国同样是一个新生政权,军中充斥大量少壮派将领,将领们渴望在战场立下功勋,作战需求被李勇压制,很多人心里产生不满。
在进行全线反攻之前,李勇首先要消除将士们的误会,把作战命令准确传达下去。
李勇派出传令兵把驻守各地的唐军将领召集了起来,召开军议,商量反攻事宜。
汉军要么不动,既然动了必须取得战果。
李勇对这次反攻怀有很高期待,汉军不仅要收复失地,还要趁势夺取江临城,将唐军彻底赶出江北。
接到李勇召集令,将士们陆续来到吉安城郡守府。
除了李勇麾下的河内郡将领,耿忠与花云派到郡中助战的王境泽同样在场。
众将脸色很严肃,很多人表情中透露着兴奋。
在场众将都是汉军老将,看到军议规模,他们已经明白,反攻时间即将来临。
李勇:“在过去这段时间里,很多将军对我有误会,有人觉得我胆怯畏战,有人认为我在保存实力,对于这些传言,我没有解释,正是清者自清。”
“接下来,我军将会对唐军发起反击,唐人在我汉地肆虐已久,是时候让他们知道江北不是他们想来就能来的。”
“今天,我组织将士对唐军防线发起试探性进攻,唐军前线兵力在下降,孙烈很有可能在收缩兵力。”
“汉王曾经跟我说过,我军会在河内郡和蜀地同时开战。”
“既然唐军选择了回撤,我相信,蜀地战场的友军必然已经取得了突破,咱们河内郡将士养精蓄已久,现在正是全面反攻的时机。”
“对于反攻,大家有什么想法,现在可以跟我说。”
李勇的话仿佛是一个信号,话音刚落,众将七嘴八舌表示意见。
众人的想法各不相同,核心内容却只有两个,进攻江临城或者进攻衡州城,甚至有人提出同时进攻这两座城池。
这两种进攻表现出不同风险程度,如果李勇愿意冒险,汉军将进攻江临城;如果他行事保守,那会进攻衡州城。
李勇是一个智将,早在会议前就已经考虑过这两种作战方式的优劣,通过众将的嘴讲出来,更加有利于他做出客观分析。
两种方法各有利弊,也各有侧重,众将因此产生争执。
综合了众将的看法,李勇说出了自己决定,他不是蒋继嗣,他更希望选择稳妥手段。
除了在河内郡据点布防的汉军守军,其余兵力全部南下。
负责出击任务的汉军一共分成三支部队。
西路军由王升和毛宁带领,东路军由孙可成和陈青云统帅,第三支军队则是李勇和耿忠统领的后备军。
西路军和东路军同时南下,后备军居中策应。
面对汉军大军压境,孙烈即使再能打,也无法扭转唐军兵力不足的劣势。
汉军不需要出奇谋,冒风险,只需要以堂堂正正的阵势南下,唐军便无可抵挡。
因此,对于汉军来说,最大威胁并不是唐军,而是将士们的立功之心。
军议结束之前,李勇反复强调众将在行军时注意控制行军速度,军队之间保持距离,任何人不可以轻敌冒进。
众将表态之后,军议结束,将领们回到自己的军队中,开始组织进攻。
后备军除了李勇和耿忠二人,还有王境泽统帅的三川援军,将士们花费了更多时间集结兵力。
等到将士完成集结开始南下时,另外两支部队早已经出发,并且传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