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王在撤军最开始的想法,不仅仅想要收复粮道,他更希望将汉军游骑击退。
某种意义上看,这两个目的说的是一件事。
因此,齐王派出了麾下所有骑兵对汉军骑兵发起追击战,毁坏投石机和一些不方便携带的军备物资之后,齐军开始向东北方向撤军。
齐军兵力庞大,又同时进行四面围困,敌前撤退的难度很大,在准备撤退过程中,齐军浪费了大量时间。
四通城的汉军当然也掌握了齐军撤退的消息,这支获取喘息之机的汉军非但没有利用齐军撤退时机修缮城池,反而对齐军后军进行追杀。
汉军在追击过程中抓捕了大量掉队将士。
由于齐军所有骑兵都派去进攻汉军游骑,面对四通城汉军的追击,齐王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
刚开始,齐王低估了这支汉军,认为经历过四通城攻防战,汉军同样战斗力受损,只是象征性派出将士进行阻击。
但是,汉军早战斗中爆发出惊人战斗力,不仅击败了齐军阻击部队,还把这支齐军击溃,汉军一度把兵力推进到了齐军主力附近。
汉军的挑衅激怒了齐王,齐王开始组织主力反击。
然而,这些汉军并不是傻子,面对齐军主力调动,汉军开始撤退。
当齐军停止反击重新撤退的时候,汉军又重新追赶了上来,这支汉军就像狗皮膏药一样黏在齐军身后,甩也甩不掉。
为了避免产生更大战损,齐军不得不控制行军速度,让军队保持一个合理行军规模。
后军被汉军黏上,齐人前军同样无法取得突破。
齐国的骑兵多是铁甲骑兵,如果真正与汉军硬碰硬正面作战,汉军游骑必然打不过齐军铁甲骑兵。
汉军游骑都是轻装骑兵,汉军将领能力很强,他采用了与钟强相似的游击战术,不仅减少与齐军正面接触,相反,利用轻装骑兵的机动力与铁甲骑兵保持距离。
当铁甲骑兵开始冲锋的时候,游骑会开始撤离,当齐军停止前进这些游骑又返战场,利用弓箭射击这支铁甲骑兵。
齐军铁甲骑兵的作用主要还是战场冲锋,除了少数骑兵随身携带弓箭,大多数将士使用近战武器,而且骑兵数量并不多,人马又身穿重甲,根本找不到合适时机与汉军作战。
尽管铁甲骑兵人马都披甲,但这齐军骑兵并非全是钢铁战士,在游骑的打击下,齐军产生伤亡,而且,装备出现损坏。
齐军没有更好办法,只能撤下骑兵。
齐王抽调弓箭部队试图以步弓针对对汉军骑兵进行射击。
汉军游骑深得草原战术精髓,一直与齐军保持若即若离的态势,每当齐军弓箭部队靠近之时,汉军游骑会选择撤离,一旦齐军这些弓兵脱离了齐军近战部队掩护,露出破绽之后,汉军游骑又会发动冲锋。
汉军游骑战法灵活多变,但毕竟人数较少,将士们又没有披甲。
在与齐军的交战中,汉军产生了较大损失。
随着齐军的不断撤退,兵力不断补充,游骑也不得不放开粮道。
齐军虽然损失更大,却达成了战略目的,驱散了汉军游骑,保证了军队供粮。
游骑的牵制以及钟强部的追击努力并没有白费,通过迫使齐军撤军打通粮道,齐军将士已经在兵力调动中变成了一支疲军。
汉军利用争取到的时间,对齐军形成了夹击之势。
不仅叶飞带领的武东城将士已经与钟强合兵了,山阳城于璐同样组织了一支汉军北上。
尽管兵力上依旧处于劣势,但从战略层面上看,汉军比齐军更具有胜算。
汉军南方军队的调动并没有瞒过齐王,有过之前游骑截断粮道的教训,齐王非常注重军队的侦查工作。
北方有游骑,西方有四通城追兵,齐军只能从南方战场中寻求支援。
侦查到山阳城汉军北上之后,齐王曾经尝试联系王鹤的南征军团。
但是,使者并没有跟南征军团接上头,只知道南征军团在进攻山阳城过程中遭遇到了败绩,军队向东撤走。
王鹤并不是第一次让齐王失望,但这一次毫无疑问是最致命的一次。
齐王并不怪罪王鹤兵败,但是,这位败军之将至少应该派人将战斗经过告知自己,至少,也应该提醒自己汉军正在北上。
齐军无法得到援助,汉军的兵力正在源源不断赶到战场。
齐王不准备继续等下去,依靠现有兵力优势,齐军拥有更多胜算。
一旦汉军援军到达战场,齐军战争优势将会越来越少。
决定了战斗,剩下需要思考的是作战方向。
汉军分进合击,确实给齐军带来了很大威胁,但是,只要汉军没能顺利汇合,齐军就可以利用时间差,将这三支汉军各个击破。
齐王再次召集智囊团,听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