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振国没有与蒋继嗣会师,双方却已建立了飞鸽联系,有了飞鸽传书,两支军队可以迅速交换情报。
东部局势恶化的速度明显比情报传递速度更快。
收到蒋继嗣求援信的时候,魏振国刚刚攻破了志勋城,在此之前,蒋继嗣从来没有表示过汉军防线的任何困难。
正因为对蒋继嗣能力的信任,魏振国没有立即带兵充实东部防线,而是选择优先拔除唐军东郡据点,为汉唐决战做准备。
魏振国最开始的目标是东帝城,原因很简单,东帝城的唐军实力最强,按照魏振国的习惯,要么不出手,既然决定出手,就要对付最强者。
这个最强者却迅速衰弱了,而且没有耗费汉军一兵一卒,自行衰弱了。
东帝城兵变之后,钟翼杀死了孙雷,城中将士也伤亡惨重,为了避免惊动汉军,钟强派出亲信防守四门,同时控制城中鸽站,试图封锁情报。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由于这场兵变,城中军民变得人心惶惶,尤其是孙雷麾下旧部,不少人趁着唐军守备松懈之时跳城而出,部分士兵直接进入汉军控制区,投降了。
对于这场内乱,众说纷纭,汉军没能掌握东帝城内乱真相,却知道城中发生了剧变。
夺取志勋城,汉军可以打通西北后勤通道,加快补给速度夺取东帝城,魏振国不仅消灭唐军在东郡的主力,还可以及时策应蒋继嗣。
魏振国最终放弃了进攻东帝城,东帝城内乱刚刚结束,唐军需要兵力和时间维持东帝城稳定,如果汉军贸然发动进攻,反而会为钟翼整合军队制造机会。
此时唐军无暇他顾,恰恰是汉军夺取志勋城的最好机会。
魏振国当即带领将士开赴志勋城。
蒋继嗣带兵东进之前在志勋城下留下了一支汉军,魏振国派出快马,通知汉军扩建兵营,制造攻城器械。
尽管汉军准备充分,兵力也充足,但是,志勋城的战斗却比魏振国想象中更艰难。
汉军提前制造攻城武器确实帮助汉军节省了攻城时间,唐军将士却同样强化了城防设施,整座城池被打造城了一座防御要塞。
亲眼见识到志勋城全貌之后,即使是魏振国也不免有些愕然。
在强攻之前,他试图引诱唐军出城。
为此,魏振国隐藏了自己主力,只在城下部署了少量将士,为了引诱唐军出击,魏振国甚至还把制造完成的攻城武器推到志勋城城下不远处,以此引诱唐军出城作战。
但是,不论魏振国采用何种方法,唐军就是不上钩,他们似乎准备把缩头乌龟当到底。
引诱不成,魏振国调整了方法。
激将、恐吓、利诱。
唐军根本不为所动,魏振国确认了唐军守城决心。
奇招无效的情况下,汉军只能发起强攻。
任何将领都会本能拒绝攻城战,这种战斗对兵力损失极大。
但是,真正的名将不会在军事上有短板,他们可以不喜欢攻城,却不等于他们害怕攻城甚至不会攻城。
攻城战迅速拉开帷幕。
至少在志勋城战场上,汉军实力远胜于唐军。
志勋城之所以能够挡住蒋继嗣,不是因为城中守备强悍,城池得以幸存仅仅因为蒋继嗣从一开始就没有做足攻击准备。
魏振国不仅拥有战斗经验丰富的老兵,还有蜀口郡方向的援军和物资补给。
在这场消耗战中,汉军很快取得优势。
突破从城门处开始,汉军慢慢向城中进行推进。
唐军一度试图进行巷战,但是,汉军巷战经验远胜于唐军,当汉军主力开始入城之后,战局便开始向汉军倾斜。
唐军最终还是崩溃了,邓广成战死,战勇带领残部向安平郡北撤。
魏振国派出部将对唐军败兵发起追击,他亲自处理城池战后事务。
尽管汉军在志勋城战场上耗费了大量人力和物力,战斗结束时间也远超魏振国的预计,但是,汉军终究还是完成了战略目标,打通了汉军后勤通道。
有了来自蜀口郡的补给以及志勋城中兵员补充,汉军可以集中更多资源进攻东帝城。
魏振国一度很乐观,他认为,只要蒋继嗣能够在东部东部三城挡住唐军反攻一个星期,他就能够彻底扫平东郡残余唐军势力。
捷报还没有发出去,蒋继嗣却先一步传回了坏消息。
唐军一支偏师从建昌郡出现,这支偏师偷袭了环安城。
夺取环安城之后,这支唐军偏师换上了汉军兵甲,伪装成汉军将士。
趁着唐军围攻柳城之机,这支伪装成汉军将士的伪装成汉军援军进入战场。
在战场中,“援军”被唐军击败,逃到柳城外试图进城。
守将不忍心坐视友军被消灭,打开了城门。
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