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振国和蒋继嗣两个人都是行动派,进城之后,没有叙旧,直接交换了情报。
尽管汉军东部防线已经瓦解,但是汉军的形势还没有恶化到不可收拾的程度。
汉军可以在东郡西部组织防御。
墨渊城是一座孤城,且没有战略价值,必须弃守。
唐军攻城的时候,投入了主力,甚至一度在城墙上获得了立足点。
如果不是魏振国及时带兵参加战斗,击亏了唐军南方部队,汉军局势会更加被动。
即使有了魏振国部支援,汉军依旧没能转变战场颓势。
唐军占据兵力优势,他们只是进攻受挫,军队依旧保持战意。
魏、蒋二人决定连夜突围,借助东郡土地布置纵深防御。
两个人在撤离上达成了共识,一致决定凌晨撤离。
双方却在撤军方向上发生了分歧。
魏振国希望汉军撤到东帝城,在东郡中部布置防务。
蒋继嗣的建议却更大胆,希望汉军放弃东帝城在内的大部分东郡土地,主力直接撤退到志勋城布防。
蒋继嗣的理由很简单,唐军的行动打乱了汉军部署,汉军需要用空间换时间。
选择志勋城,其实也是选择保卫蜀口关。
魏振国提出了质疑:“志勋城城防工事残破,不宜久守,既然如此,不如暂时退守到防御设施更完善的东帝城。”
“东帝城不仅守城设施完备,地理位置同样重要,处于交通枢纽上,汉军完全可以东帝城当成一个重要据点。”
“如果唐军决心北上,东帝城汉军也可以随时出奇兵,不论是截断唐军退路,还是切断唐军粮道,汉军都拥有更多选择。”
“唐军想要绕过东帝城进攻蜀地西部三郡,必然需要在东帝城下留兵围困,届时,汉军将会拥有更多选择,也可以轻松夺回主动权。”
蒋继嗣摇了摇头:“魏将军的策略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唐军无法攻克东帝城。”
“东帝城坚固的城防,而不是人心,作为东郡郡城,城中有大量唐人军民,这些人被迫投降,未必忠诚可靠,一旦在守城之时故技重施,打开城门,我军就危险了。”
“而且,东帝城距离东部三城距离太近了,唐军发兵进攻东帝城却用不了太长时间,唐军进攻东帝城的后勤消耗远远小于进攻志勋城。”
“东帝城虽然比墨渊城更坚固,整座城池却是一座孤城,距离东帝城最近的城池是志勋城,从志勋城发兵前往东帝城,急行军同样需要半天以上,如果唐军真的集中兵力进攻,汉军很难得到援兵策应。”
“东帝城地理位置畅通,可以自由向各个方向用兵,这是它的优点,但是,守城之时,优点就变成了缺点,唐军可以在多个方向部署兵力同时进攻。”
“综合考虑,防守东帝城弊大于利,东帝城非就是换了一个战场的墨渊城,我认为,唐军主帅孙家玉经验丰富,未必会带兵进攻西部蜀地,唐人很有可能顺势进攻蜀口关。”
“全军退守志勋城可以为蜀口关重整防务争取时间。”
两名将领对撤军方向产生分歧,不单单是因为认为某一座城池合适,另一座城池不合适这么简单。
两人分歧,更像一种防守态度与战略方向上的分歧。
蒋继嗣的想法更被动,守住了志勋城,可以阻住唐军进攻蜀口关通道,同时从周地集结兵力物资,积蓄实力,准备最终决战。
蒋继嗣这个习惯冒险的将领,面对唐军主力,选择了稳妥方案,在他的方案中,即使志勋城无法守备,将士们还有其他选择。
魏振国的想法却更具备冒险主义,他希望通过驻兵东帝城,把唐军牢牢牵制在东郡,为汉军消化战果争取时间。
魏振国的计划风险很大,唐军很容易切断守军北撤通道,一旦东帝城失守,再想退守蜀口关就很难了。
两个人的方案各有优缺点,两个人又同样有主见,谁也说服不了对方,偏偏两个人资历都很老,能力都很强,最终两个人做出了分兵决定。
蒋继嗣带兵前往志勋城,魏振国则带兵前往东帝城。
面对唐军主力,分兵并不是一个好选择,但却是解决分歧的好方法。
两位将军虽然在军事意见上有分歧,但是两位将军私交很好,尽管志勋城和东帝城很难呼应,双方还是做出了约定,任何一方确认唐军主攻方向后,会向另一方飞鸽传书,另外一方需要及时支援。
大的战略决定之后,两位将领回到军中进行突围准备。
突围之前,汉军朝着城外派出了斥候,汉军很快掌握了城外情报。
唐军攻势受挫之后,没有放弃围困,原本部署在城南、城东、城北三个方向上的唐军就地扎营。
唐军在三个方向上部署了重兵,却唯独放过了西门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