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83章 隔江对峙  乱世平民传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汉军攻克江临城之后,立即整修城防,在码头附近修建了大批投石机。

同时,派出小船在码头处警戒,避免唐军反攻。

江临城简单修复,成为了汉军中转站。

从全国集中的兵员和物资不断向江临城靠拢,物资迅速填满了仓库,汉军不得不征用部分民居用来囤放货物。

汉军准备充足,随时都可以南征,现在等待的,只是一个合适的进兵机会。

除了备战之外,汉军还尝试封锁长江,阻碍唐军内应渡江报信。

尽管汉军做出了努力,江北情报还是被泄露了出去。

唐军在南岸开始增强军事备战,水军加大了江面巡逻力度,一些被废弃的烽火台和哨所被重新启用,夜间灯火通明。

孙立德曾经在唐地部署了一些情报人员,战争开始后,这些情报人员传递情报的通道被封锁。

为了从情报人员手中获取情报,孙立德派出了大批斥候。

斥候只能在夜间偷渡,躲过唐军夜巡船只,避开唐军烽火台,成功与汉军情报人员接头获取情报之后,再带领情报返回汉地。

在侦查过程中,斥候伤亡惨重,只有极少数带回了情报。

汉军没能掌握唐军具体兵力部署情报,只掌握了唐军指挥官情报。

担任唐军指挥的,有两个人,一个是孙烈,另一个是唐国丞相佟威。

不同于汉相王春,佟威是一个文武全才,唯一的问题在于,这位丞相年纪太大了。

唐国是以武立国,没有参加过战斗的人根本没有机会进入唐国领导层。

佟威与唐王算是老交情,两个人年轻时一起过战场。

唐王的任命至少反映了一个信息,孙烈正在失去唐王的信任。

在这种情况下,佟威更像是制约孙烈的阻力,而不是助力。

孙立德希望两位唐军指挥官能产生矛盾,给汉军渡江制造条件。

此次南征,汉军动用了主力,仅仅河内郡集结将士数量就整整九千人。

汉、周两地动员能力比不齐人,并不是因为汉国实力弱小,而是汉军在太多不必要地方浪费了兵力。

齐国因为人口众多,不仅边患压力小,还不必考虑占领区驻军问题,所以可以毫无顾忌动员一支一万五千人的大军。

汉军没有这个条件,连年征战,人口损失很大,排除掉伐蜀、边防以及驻军之后,河内郡战场可以动员的兵员数量不足一万人,其中半数以还是征召的新军。

正因为汉军动员能力有限,所以孙立德放弃了触手可得的灭齐战果,选择倾尽实力南征汉国。

尽管汉军人数不足一万,却也算兵力庞大,这支部队渡江,必然无法隐蔽行军。

为了保证汉军绝对安全,唐军水军成为了汉军南渡前需要解决的最大阻力。

河内部队的困难,河西部队却并没有遇到碰到。

在河内郡战事最胶着的时候,河西郡战事却轻松结束。

衡州城之战后,花云弃船登岸进入河西郡。

船队前往长山郡,接应长山郡汉军支援河内郡,花云直接带兵南下,进攻鼓章城。

唐军在鼓章城的国人兵力很少,这支部队更像是在监视,而不是守备。

与汉军进行攻防战的主力是鼓章城的本地军队。

刚开始,唐军不了解战情,寄希望唐军援助。

衡州城之战结束后,支援李勇的王境泽部被遣返,驻守定策城的张达部也同时南下。

鼓章城唐军这才明白战局已经恶化到了难以逆转的程度。

不同于孙烈,鼓章城将士选择很少。

江临城靠近长江,唐军水军又控制了长江水道,打不过随时可以从水路逃亡。

鼓章城却是一处死地,将士们无处可退。

一旦汉军打破城池,参与兵变的将士不会有好下场,为了求生,城中豪族发动兵变,杀死了唐将,擒获了袁浩,献出城池投降。

花云没有将打击面扩大,派人用囚车装了袁浩和几个死硬分子,把俘虏送到王城,其余人等一律赦免。

但是,世间没有平白无故的爱,鼓章城的将士被花云征调随军,留兵驻守鼓章城之后,汉军主力直接前往长江渡口。

此时唐军没有意识到河西郡局势转变,水军正在江临城一带策应孙烈。

利用唐军防备漏洞,在伏波军协助下,汉军采用小股多次的方式顺利过江。

渡江汉军没有向孙烈和佟威的防线进攻,反而西向,朝着东郡进军。

这也是孙立德给花云的命令,河西郡南下部队从一开始就是承担佯攻任务。

孙立德派这支军队南下的目的,仅仅是为了阻拦唐军蜀地部队东撤。

柳鸿远南征虽然不成功,却给孙立德提供了经验。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