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责围困江心岛的水军将领叫做冯英,是唐军一员水战老将,也是水军统帅。
汉军奇袭困龙滩之后,没能全歼守滩将士,大量败兵逃入唐地。
经过层层上报,孙烈得知了水军失利。
孙烈随之使用飞鸽传书,向冯英报告了困龙滩战败经过。
唐军传递情报时,速度不能说不快,但终究还是慢了一步。
冯英收到败报之后,唐军返回困龙滩补充物资的船队已经离开了很长时间。
冯英对唐军水战能力有信心,得到情报之后,他认为自己寻找到了战机,当即派出快船对返滩船队进行追赶。
冯英并没有打算让水军将士折返,他只需要让水军将士增强戒备,做足战斗准备。
如果汉军奇袭部队没有来的及撤离困龙滩,那么唐军将士将会把这支汉军困在滩上,即使困龙滩汉军最终选择逃亡,船队也可以北上追击,在唐军擅长的水面战场上将来犯汉军消灭。
冯英准确意识到了汉军的症结,汉军水军被牵制在江心岛一带,奇袭的汉军注定只是小股部队。
唐人最终还是慢了一步,快船将士没能在船队返滩之前送上军报,等到快船追上唐军船队时,唐军已经遭受了汉军埋伏,损失惨重。
整个返滩船队只剩下了硕果仅存的两艘战船。
所有的战术手段都成为了泡影,唐军残部撤出困龙滩,回到了江心岛战场。
冯英仔细询问了战斗经过,心中极度懊恼,面对突发军情,他应该亲自撤兵返回困龙滩,而不仅仅是派出一艘快船进行提醒。
如果唐军主力返回困龙滩,虽然同样无法救下被伏击的唐军水兵,但是,他可以将生力军及时投入战场,不仅可以反败为胜,更可以夺回战船。
仅仅因为一念之差,唐军水军实力遭到了重创。
尽管损失惨重,唐军依旧没有完全失去对长江水道的控制。
十二艘战船加上快船,唐军依旧是长江上一股重要力量,更重要的是,汉军仅仅俘获了战船,却没有充足水兵进行补充。
冯英放弃了带兵撤退的想法,他选择继续围困江心岛。
他明白,此时带兵撤离,水军就彻底败了,自己势必会要被追责。
在唐军最擅长的水上战场,折损了半数以上的军队,汉军的损失却微乎其微,这种事情一旦传出去,唐王不可能不予惩处。
因此,冯英准备在江上伺机而动,以江心岛为战场,调动汉军出击,他不求重创汉军,但至少应该取得一场小胜,可以让自己在唐王面前有军功辩解。
冯英等待的战机很快出现,一支汉军船队到达了战场。
冯英麾下有十二条战船,除此之外,还有二十条快船。
汉军将士南下船队却仅仅只有十艘战船,并且,没有快船保护。
意识到战机出现,冯英立即收拢战船,排成作战阵型,朝着汉国水军南下方向发起进攻。
面对唐军进攻,汉军并没有选择正面迎战,相反,汉军船队开始转向,将船舷朝向了唐军。
冯英并没有想清楚汉军以船舷迎击唐军的理由。
按照以往水战经验,一艘战船正面撞角威力最强,因此,水上从作战除了接舷战之外,往往会以己方战船正面撞角撞击敌方战船侧面船体。
冯英就是抱着撞击念头发起的进攻,船速加上撞角,能够将战船突击能力提升到最大。
即使汉军在船舷上使用木板加固,只怕也挡不住唐军战船冲击。
冯英并不会把汉军指挥官当成傻子,根据汉军作战习惯,他对汉军战法做出了判断。
汉军是一支习惯于使用弓弩兵的部队,也许,汉军以船舷迎战的目的,是为了投放更弓弩手进行射击。
水战之上,弓弩确实是两军作战的重要手段,但却不是最有效手段,有了船体做掩护,弓弩杀伤威力不宜高估。
自认为看破了汉军作战方式后的冯英暗自冷笑,汉军终究是一个北方政权,一个陆地政权,不懂得水上作战的精髓。
冯英当即下令吹响冲锋号,要求将士们加快行军速度,向着汉军船队发起冲击。
两军船队距离不断接近,汉军却完全没有躲避的意思,甚至没有放箭的想法。
未知带来恐惧,冯英这才意识到自己猜错了。
汉军船队很快发出怒号,大批巨石朝着唐军船队砸了过来。
大多数石弹落空了,却依旧有少部分石弹成功命中唐军船队。
冯英的旗舰就遭受一块石弹,石弹不仅将甲板砸破,还砸死了甲板上的三名士兵。
旗舰的情况还算是可控,船体虽然受损,却并不影响行进。
旗舰右手侧的战船被巨石直接命中船首,船身被砸出一个洞,江水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涌了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