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分散了兵力,唐军在三处阵地分兵据守,战斗开始之前,唐王手只有两千将士。
汉军奇袭野狐岭之后,唐王立即从预备队中抽调人马,五百人支援岭,五百人支援孙烈。
相比于野狐岭战场,唐王更关心汉军大营争夺情况。
因此,当孙烈破坏了汉军投石机阵地,在汉军大营战场取得突破之后,唐王再次动用了预备兵力,麾下只留下了五百名装备精良的将士护卫。
唐王没有想到岭山唐军会败的这么快,输得这么彻底。
他也听见了佟威的求救号声,但是,唐王没有孙立德的魄力,不敢派出身边最后的预备兵进行支援,他唯一能做的,只是祈祷老丞相坚持住,甚至在心中暗暗许诺,如果老丞相战死沙场,自己一定会为这位老友极尽哀荣。
唐军的求救号声很快就停息了,唐王重新将目光转向了野狐岭,号声停息,但是山岭的厮杀声却没有消失。
不久,唐军败兵开始从山撤下来,面对兵败,唐王的第一个想法是临阵撤军。
唐军在岭部署了近两千人,能被汉军击破,足以证明汉军奇袭兵力十分强大。
唐王做足了心理准备,只要唐军主力出现,自己会立即下令吹号的士兵吹响撤军号,接应孙烈的部队撤兵。
但是,出乎唐王预料之外,追击唐军败兵的汉军并不强,或者说,追击唐军败兵的汉兵只是汉军先锋。
汉军士兵数量甚至不如唐军败兵多。
唐王很愤怒,默骂新兵不堪大用的同时,下定了战后整编部队的决心。
命令身边将士做足战斗准备之后,唐王剩下的,只有等待。
汉军与唐军败兵一前一后朝着唐王方向冲了过来,两支部队行军距离相近。
为了误伤唐军将士,唐王不得不拒绝了麾下将士放箭的要求。
除此之外,他还要求将士们向两侧让开通道,放溃兵通过。
唐王的计划很完备,他准备在汉军通过的瞬间组织军队采取夹击战术。
但是,他并没有想到,这支汉军并不是追击唐军败兵追的情绪失控的战场新丁。
汉军从一开始的进攻目标就是唐王所在的后军,或者说,汉军希望杀死唐王。
唐军不仅放弃了射击,又让开了通道,虽然可以减少误伤到自己人,却也失去了打击汉军追兵的机会。
汉军毫发无伤的冲到唐军阵前,汉军立即调整了作战方向,朝着唐王旗帜冲了过来。
唐王这才意识到汉军目的,下令士兵动手,将汉军挡住。
从战斗力看,唐军其实占优,唐王不同于孙立德,他毕竟年纪大了,身手也不再敏捷,更怕死,留在身边的,都是装备精良,身材魁梧的将士。
但是,这些人虽然单兵作战能力很强,但是,将士们的配合往往并不默契,且且,将士们战斗经验并不丰富,短时间内没能适应汉军的打法,被打的节节败退。
汉军一度突破了唐军外围,向着唐王接近,甚至逼迫唐王撤出王旗之下。
唐王极度狼狈,不得不跳下战马,混入唐军步兵中隐藏起来。
汉军只能调整方向,进攻唐军王旗,但是,这一耽搁给了唐军将士反应时间,唐兵不仅调整了状态,还主动出击,从四面围堵汉军。
汉军进攻乏力,冲阵失败,不仅没能夺取王旗,杀死唐王,将士伤亡率开始升。
确认汉军失去战机之后,裴强倒也拿得起放得下,立即组织将士撤退。
不同于唐军,汉军配合更默契,撤军同样更讲究方式方法。
汉军没有贸然撤兵,而是边战边退,在撤军途中,将士们进行交替掩护。
汉军开始撤退后,唐王才从步兵队伍中现身,重新跳了战马。
区区不到一营的汉兵逼得他极为狼狈。
此时此刻,正面战场不再重要、野狐岭战场不值得关注,唐王想要的,仅仅是杀死这名大胆的汉军将领,发泄心中的怒火。
因此,唐王下达了总攻命令,除了少数卫兵之外,唐王身边的将士开始对裴强发起追击。
汉军体力不足,根本逃不远,在野狐岭山脚下,汉军被唐军围困,而且,体力充沛的唐军绕到了山路,提前堵住了汉军山通道。
与此同时,唐王重新收拢并重新集结起那支被汉军赶下野狐岭的唐军败兵,收拢好的部队重新追击裴强部队。
无奈之中,汉军只能布置成防御型圆阵,延缓败亡速度阻挡唐军。
裴强的行动确实激怒了唐王,唐王甚至发出怒吼,不允许唐军放箭,必须活捉汉军主将。
舍弃远程武器的唐军仅仅发动了一轮进攻,很快就兵败了。
汉军的援军从山出现,抵达战场之。
汉军主力依旧在山岭打扫战场,抓捕战俘,但是,得知裴强带兵下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