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五十五  武林英雄抗日传奇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雨,车顶是个半圆形的,也就是个坡,人要是趴在车顶边上,向车里面开枪,根本就稳不住,连人带枪都就滑下去了,这四个人是用手抓住车门上面的车槽边,才能飞进车厢的,这也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做到了,身子要有一股甩劲,就像你甩鞭子一样。”

赶车人说:“原来是这样,看来这四个人是有武功的。”

马成龙向李允胜说:“你们师徒五人,今天可是立了大功了,刚才团长说了,要给你们记大功。”

李允胜说:“记不记功的无所谓,完成任务就行了。”

马成龙说:“你让大龙上去,万一出点事,对他爹可没法交代。我这心一直悬着。”

“我没绝对把握,能让他上,他们的功力我最了解,这个事关键是突然袭击,从天而降,主要是速度快,如果没这个功力,手扒着车顶向车里面跳,肯定是先把腿放下去,能不能跳进去且不说,动作肯定就慢了,鬼子只要将枪口向上一抬,就全完了。”

马成龙佩服地说:“真没想到你会来这招,不过,这红缨枪能扎透钢盔,我真是没想到。子弹都打不穿钢盔啊。”

“这主要是个重量问题,”李允胜说,“子弹虽然快,但重量轻,红缨枪加上枪杆的重量,比子弹重多了,所以只要速度快,力度大,又扎得准,穿透钢盔不成问题。”

一路说着话,就来到了李家村,老远就听见李从年呼喊大龙的声音。大龙还在后面,马成龙和李允胜走到李从年两口面前说:“放心吧,大龙没事,还立了大功。”

李从年这才放了心,三个人正在说话,大龙来到了面前。李从年抱着大龙哭开了,槐花也流着泪。

李允胜就留下了,目送着大队人马就走远了,然后和李从年两口子回家了。

槐花拉着李允胜走在后面,两人的手在身后拉着。

富田带着人回到车站,等着火车。

八路军撤走以后,火车司机下了车,将大石头搬走,火车继续开了,到临湾站后,因为这事的影响,整个胶济铁路线上的列车都停下了。火车在车站停了很长时间,富田和刘天贵上了那四个装军火的车厢,里面空空的,只有鬼子的尸体。

在守车上,富田看到一把红缨枪插在钢盔上,富田用手握住枪杆,用力一拔,红缨枪和钢盔一起从鬼子脑袋上拔了出来。富田对刘天贵说:“我估计,干这个事的人,肯定就是那个把手榴弹扔一百多米远的人,这是同一人干的。”

刘天贵点点头说:“是不是同一个人,那不好说,谁也没见到人,不过,这个投红缨枪的人,比那个扔手榴弹的人厉害多了。”

富田说:“仔细地说说。”

刘天贵说:“扔手榴弹,准确性不用很准,差个一米两米的没关系,手榴弹一爆炸,十几米内都会受到伤亡。但这个红缨枪就不一样了,准确度必须非常高,差个一厘米都不行。”刘天贵接过红缨枪说,“你看,这红缨枪和钢盔的角度正好就是九十度,只有红缨枪的枪尖和钢盔正面成垂直状态时,枪尖才能穿透钢盔,如果偏一点,枪尖就会在钢盔上滑过去,成了擦边球。”

富田点点头:“不错,说得有道理。”

刘天贵继续说:“而且我分析,这个人投红缨枪时,距离不会太近,因为八路是在车下面,如果距离近了,枪尖就从钢盔上面擦过去了。所以必须有一段距离,红缨枪是从下向上投的,然后再从上面向下落,才能保证枪尖和钢盔成九十度。”

富田说:“这个我明白,就是物理学上的抛物线。”

“抛物线我就不懂了,反正就是这个道理,所有的技巧都在出手时的角度和速度,当然,还有力度,这不是一般人能掌握的。”

“你的意思是说,这是武林高手干的?”

刘天贵点点头:“这个人肯定是练过武术的,而且内功很厉害。这和体育比赛中的投标枪不一样,投标枪就是比谁投得远,但这个红缨枪可不是远近的问题。”

富田无可奈何地摇摇头。然后就下了车。

富田将司机叫下来,询问了当时的情况,司机如实说了,并说八路军大约有一千人。几十辆马车。

富田叹了口气,正在这时,有个鬼子来报告,说是青岛总部打来电话,是打到铁路专用电话上的,现在请他接电话。富田来到调度室,拿起电话。

富田一听电话里的声音,立即来个立正。富田向总部报告了事件的经过。特别强调了八路有一千多人,自己寡不敌众,伤亡四十多人。

放下电话后,富田对刘天贵说:“一共好几万发子弹,还有步枪手榴弹都送给八路了。”

富田又问:“你说,这八路怎么得到的消息?”

刘天贵说:“这事怎么可能保密呢,在青岛装车时,装车的工人就知道,铁路工人也知道,难道青岛就没有八路的探子,因此,这事是不可能保密的。”

富田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