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章 张郎遗计  间宋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听香阁的后门,晏宁探出脑袋左右看了看,正巧也有一位仁兄从这儿经过,扔给他一个心照不宣的眼神,擦肩而过。

后门是一条隐蔽的小弄堂,一整排都是宋朝理发店,店内的工作人员齐刷刷站在门口,遇到单身的男子经过,总是热心的邀请对方进去坐坐。

就在这时,从一间店里闪出来一个人,也用手帕罩着脸,看不出年纪。

经过晏宁身边的时候,飘来一阵墨汁的气味,刺鼻难闻,晏宁忍不住皱了皱眉。

回头望着那家伙健步如飞的模样,晏宁总觉得他有些眼熟,却怎么也想不起来。

那家店门口的女人摇了摇头:“没想到啊,这么大年纪的老家伙会有这么大的火气!”

旁边有人问道:“那不是个壮年汉子?”

“不是,他的头发是用墨汁染的,摸一下手都黑了。”

晏宁的脑中闪过一丝灵光,郑广福!那个七十多岁的老书吏!

道貌岸然,人面兽心。

解晖杀人的动机,放在郑广福身上一样成立!

只是晏宁之前没有想到,一个七十多岁的老头还能保持如此旺盛的精力,因此第一时间排除了他的嫌疑。

想到这里,晏宁脚底抹油一般,快速的跟上了郑广福。

约莫走了二三里,二人来到了一条无人问津的小巷里,脚下的砖石上爬满了青苔,一层厚厚的青藤覆盖住两边的墙壁。

郑广福停下脚步,转过身,气定神闲,眯眼问道:“朋友,跟了我这么久,累了吧?”

晏宁没有说话,一步一步走近了。

郑广福拍了拍胸脯:“老子活了一把年纪,北到过契丹,南到过南汉,什么样的场面没有见过?小兄弟你是哪条路上的,划下道来,看看老子得不得罪的起!”

晏宁一指他身后:“你后面有人。”

郑广福作势要扭头,转到一半忽然停住了,哈哈笑道:“三岁小孩的把戏也想骗到老子,简直愚不可及......”

话音未落,一根手腕粗细的木棍在郑广福头顶高高扬起,重重落下。

“扑通”一声,郑广福晕倒在地。

晏宁看着提着木棍的站在那儿的刘三刀,心中升起了疑团,他怎么会到这儿来?

“你不在张家好好呆着,跑这儿来干什么?”

刘三刀叹了口气,摇头道:“家里出大事了,芸娘今天把自己反锁在屋里,滴水未进。我琢磨她这是要寻短见,因此出来找你。”

晏宁一听着话,脑海里就浮现起芸娘凄凄切切的模样,想到这般标志的女子就此丧命,未免可惜。

晏宁刚想往回赶,刘三刀拦住了他:“不急在一时,芸娘一时半会死不了。你跟着郑广福,是否有什么发现。”

晏宁一想也是,就算自己回去也不一定能劝的了芸娘,于是他将自己刚才的发现讲述了一遍。

刘三刀听完之后啧啧称奇:“老而弥坚,此言不虚也。我们都小瞧了这老家伙,宁哥儿,咱们审审他?”

“对。”

“这附近有咱们的一处据点,走。”

两人架着郑广福就走,被人看见问起,只说是朋友喝多了,走不动道。

不消片刻,来到一间棺材铺,堂上摆着五六具漆亮的棺材,有柏木的,有楸木的,最差的是柳木的。

店里冷冷清清,大白天也没个人影,掌柜的是一个三十多岁的中年人,方脸,厚嘴唇。一只手如穿花蝴蝶般拨动着算盘,另一只手提笔在账簿上记录。

“客官,家里死人了?”掌柜阴恻恻开口。

刘三刀率先开口:“别装了,自己人。”说着把自己的一块腰牌在他眼前晃了晃。

掌柜松了口气:“原来是刘押官,这些日子把我憋坏了,我真想重新回到禁军中去。”

宋朝建立没多久,探事司重新成立,大都是从禁军里招募人员。

“别这么说,在哪都是为国效力。你马上给我准备一间隐蔽的房间,我们要审个人。”

掌柜起身领着他们向里走去,看了看晏宁:“这位兄弟看着眼生,以前是跟哪位将军的?”

晏宁微微一笑:“我是新入伙的,以前在龙津桥底下讨饭吃。”

掌柜感慨道:“这年月,当兵吃粮比啥都强。我原来是种地的,村里遭了乱兵,过不下去才投的军。”

三人到了后室,空间狭小,亮着油灯,里面摆着一些木质家具。晏宁和刘三刀对视一眼,就这里吗?

掌柜神秘一笑,走到一只木柜前,两手扶住缓缓向一边推去,渐渐的,露出一黑漆漆的洞口。

“这是一间密室,里面准备了食物和水,原本是用来避难的。”

晏宁和刘三刀一人拉着郑广福的一只胳膊,就像拖死狗一样。走到门口,晏宁忽然问道:“这里面隔音效果好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