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二章 春雨  间宋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马行街已经完全戒严,五百名全副武装的禁军将这里围的里三层外三层,冷厉的目光对准了来往的行人。

很多商户都已经关门歇业,管事、伙计躲在门后,从缝隙偷瞧外面的情况,谁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事情的发展已经远远超出了晏宁的预料,他原本只是想找个由头,把无恶不作的奸商带回去教训一顿,让茶庄关几天门。可谁能想到,这家茶庄还真是南唐探子的一处据点。

晏宁一面派人去向郑恩汇报,一面赶去茶庄在码头上的仓库。齐运茶庄的老板齐远正在仓库清点寸货,一下子被堵个正着,两下里交起手来,晏宁费了半天劲才将其制服。

很快,郑恩带人赶到,控制住了局势。

总计在茶庄内搜查出了大量的财物和武具,还有大量情报资料。诸如某某官员哪天去了哪家酒肆说了什么话,某处地方出现了什么异常等等,包括了民生,官员升迁,物价各方面的内容。

一共抓到了四十三名南唐探子,他们的头就是老板齐远。

对于这次晏宁的擅自行动,郑恩有些不满,他说:“这么大的事,怎么不提前给我说一声,万一走漏了贼人怎么办?”

“惭愧,属下心急了,本想探明情况后,再向司曹禀报。”

反正打死晏宁,他也不会说自己是来寻衅滋事的,立下大功纯属意外。

两人上了郑恩的马车,马车在夹道禁军中间缓缓驶过,初春的风冷清柔和。

“晏宁,这件事情你怎么看?”郑恩靠在车壁上揉着额头。

晏宁斟酌了一下,说道:“其实这事我们已经有了心理准备,毕竟上次就利用了这一点给李重进那边送去了情报。南唐本来是最大的一股势力,志在天下,在各地都有探子也很正常。”

“可是,现在南唐是我们的属国,这些探子烫手啊!”

晏宁明白他的意思,这事情属于外交纠纷,一旦处理不好,就会影响宋王朝和南唐的关系。

晏宁凑到郑恩耳边道:“司曹,我觉得这些人留着没什么意义,不如——”

郑恩一惊:“你是说杀了?”

晏宁摇头:“不,最好的处理办法是把这些探子遣送回南唐,试探李璟的意图。如果他把探子都杀了,那就应该警惕他北上。如果他拒不承认,那就不用担心。”

郑恩想了好一会才明白过来,他拍了拍晏宁的肩膀:“有时候我真的觉得,我还是适合呆在战场上,不适合干这些情报差事。晏宁,你是真正干这行的料,我会向官家好好举荐你。”

“多谢司曹。”晏宁心说,干这行,忠诚远比能力重要。

两人进了垂拱殿御书房,赵匡胤听了一遍详细的经过,微一沉吟:“李璟不是个有野心之人,现在咱们内忧外患,实不宜刺激他。就按晏宁的意见,把这些探子遣返回南唐,也给李璟提个醒,别给自己找不痛快。”

说完事情,郑恩上前说道:“官家,这次能够发现南唐探子,全都是晏宁的功劳,我认为——”

赵匡胤笑着打断了他:“你的想法朕知道,不过现在正是用人之际,别想撂挑子。合适的时候,你会回到军队中去的。”

显然,对于晏宁的任用,皇帝已经有了主意。郑恩不再多说,告辞退下。

御书房里只剩下赵匡胤和晏宁两个人,不过晏宁并没有感到丝毫压力,就像和一个亲切的长辈相处。

“官家,是不是要赏给我一个大大的官做?”

赵匡胤没有说话,而是走到御案后,提笔在纸上写下了两个龙飞凤舞的大字。

晏宁走上前一看,“春雨。”

“没错,春天的雨,绵绵密密,包容万物,润物无声。”

晏宁似乎明白了什么:“官家是想——”

赵匡胤目光炯炯:“朕的敌人很多,有的在明处,有的在暗处。有的人今天是你的兄弟,明天就会是你的敌人。晏宁,你可以帮助朕吗?”

晏宁跪倒在地:“微臣万死不辞。”

赵匡胤走上前将他扶起:“不要动不动行跪拜礼,私下里和朕随意一些。”

晏宁心中一动,对于赵匡胤的厚爱,他在心中早有猜测,毕竟前世受到很多小说的影响。只是他有些不敢相信,皇帝没有和他摊牌之前,他就装糊涂好了。

赵匡胤微微叹了口气:“坐在至高无上的皇位上,看似风光,实则稍有不慎,就会跌得粉身碎骨,万劫不复。”

“自唐末以来,父子相残,兄弟阋墙的事情发生太多了。朕能信任的人不多,晏宁,虽然咱们相处的时日不长,但朕信任你,超过自己的儿子。”

晏宁的心脏停顿了片刻,想说些什么却说不出来,半晌才道:“请官家尽管吩咐,微臣必当尽心尽力。”

赵匡胤缓缓道:“很多人都知道探事司的存在,它太显眼了,就像一根黑夜里燃烧的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