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百一十八章 发丘将军  蜀山悬剑传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起来。

数十日后,在孙氏兄弟的指挥下,太原数千军民齐阵,在太原城四周深挖壕沟,在太原城外筑成了数道‘地下长城’。

孙氏兄弟亲自示范地道挖掘:将地道挖下一段后,再往下挖1米多深,又向前挖1米多长,再往拉,形成“凹”字形状。

在修筑过程中,为解决地道里的通气和饮水难题,孙氏兄弟将地道的通风口与地面的器物,如烟囱、水井、墙顶、树洞等巧妙地结合起来。

建好后的地道如蛛网,密密麻麻连接;地堡若蚁穴,层层叠叠分布。城内城外相通、村村相连,既能隐蔽、藏人、转移,又能储藏粮草辎重,运兵、作战等……

李光弼时不时跑进地道查勘工程进度,对这两位世袭罔替的发丘、摸金传奇,钦佩不已:

建好的地道一般宽二米、高一米半、顶部压土厚二米以。地道内设有了望孔、弩箭孔、通气孔、陷阱、活动翻板、指路牌、水井、储粮室等。

地道入口隐蔽巧妙。墙壁、灶台、水井、碾盘底、树洞、野地崖旁都有伪装的地道洞口,

为使敌人不敢入洞,唐军在地道入口的下端修筑陷阱、陷阱覆盖一块活动翻板,底部倒插着竹签、尖刀。

翻板平时用木棍支撑,可以走人。一旦燕兵进入地道,唐军就可将支撑翻板的木棍抽开,燕兵踏翻板,就会掉入陷阱,被利刃洞穿。

两条或多条地道的连接处设有翻口——带轴的木板或石板盖。当翻口翻过一定角度后,即堵死某条地道而开通另一地道。利用翻口,可诱导燕兵进入陷阱或死胡同。一旦进入死胡同,唐军可通过两侧的箭孔狙击燕兵。

地道主巷分下复洞。地道支线纵横交错,“棋盘路”犹如迷宫,没有唐军带领,就算燕兵杀进来,也会迷失方向。

若燕兵发现洞口,进入地道,唐军可利用地道内设置的观测孔,观察燕兵动向。

地道两侧墙壁、城墙基下、夹墙里、壕沟等枢纽、要道、拐弯处,分布着大量的箭孔。

箭孔后的掩体里,备有立射或坐射的单人诸葛连弩。一名唐军士兵操作,就可射杀数十燕兵,让进入地道内的燕兵无路可逃。

为了防止燕兵用水、火、烟熏破坏地道,唐军还在地道内设有卡口、翻板、防烟盖、防水门,或将地道挖得忽高忽低、忽粗忽细、并设有直通远处村落的突围口。

这样,地道便成了进可攻、防可守、退可走的地下堡垒。

除此之外,孙氏兄弟让士兵用挖掘壕沟的泥土在城内增筑黏土泥垒,作黏土泥垒数十万。众将皆不知这些泥垒将来会用于何处。但鉴于二人在业内的江湖地位,众将不敢质疑。

等到燕军攻城,城墙屡屡坍塌之时,众人才发现这些黏土泥垒的妙用。燕军每攻破一处城墙,李光弼就命人用黏土泥垒把缺口堵,快速修缮,令攻城燕军大为光火,无计可施。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