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如今好上高楼望,盖尽人间恶路岐。
对雪高骈
见白、唐二人听得津津有味,方曙流笑道:“恩师去世后,我谨遵恩师遗命,继续调查弥勒教背后的黑暗势力。
川帮和唐门乃是民间帮派的翘楚,拥有强大的地方势力,自然成为我的首要目标。
实不相瞒,我曾经怀疑川帮和唐门就是背后的地下组织。为此,我多次乔装改扮,深入巴蜀调查。
但明察暗访多年,发现历代川帮和唐门虽然与朝廷并不同心同德,但行事光明磊落,行侠仗义,造福一方百姓,与弥勒教用妖术蛊惑人心,煽动信徒造反完全不同。”
白复和唐夔相视一笑,能得到捕神的认同,说明川帮和唐门的侠义之举被很多有识之士认同。
方曙流望向白复,话锋一转,问道:“白老弟,你可知太上皇为何一直忌惮你师父青玄掌门吗?”
白复傲然道:“玄宗老儿和我师父有杀妻之恨,仇深似海,自然担心我师父报仇。我师父文韬武略,才智过人,一旦下决心复仇,即便是皇帝老儿也得惧怕三分。”
方曙流笑道:“你说的没错,不过没回答到点儿上。太上皇在位多年,不只你师父一个仇家,但为何特别忌惮你师父?”
白复一愣,摇摇头。
方曙流道:“青玄掌门辅佐太平公主多年,在世家大族和朝廷重臣中人脉甚广,深谙朝廷权力游戏的规则。
不仅如此,更因为你师父乃是道教一代宗主,正一盟威道一脉相承的嫡传弟子,手持道陵祖师印符、符箓和降妖、伏魔一对雌雄剑,镇守青城重地。
倘若你师父振臂一呼,效仿太平道的张角兄弟,天下百万教众瞬间就会揭竿而起,挥师北上。
若再与川帮、唐门等江湖帮派联盟,不说问鼎中原、夺取李唐江山,至少能在巴蜀、岭南一带,与朝廷分庭抗礼,划江而治!
这才是太上皇一直忌惮你师父的真正原因。”
白复一惊,没曾想自己师父竟然拥有如此强大的能量。
方曙流见白复眼中流出一丝疑光,知白复不太相信自己所言。
方曙流道:“接下来,我要讲的往事,你可能也曾听说过一些。
汉永和六年,张道陵在巴蜀鹤鸣山著道书二十四篇,自称太清玄元,收徒设教,建立道教的雏形。奉其道者,须纳五斗米,时称五斗米道。
汉安帝元年,张道陵正式创立道教教团正一盟威道,在巴蜀建立起二十四个分舵,即二十四治,进而设立祭酒,分领其户,有如宰守。后世也称之为天师道。
张道陵为天师道第一代天师,在道教中被尊为祖天师。祖天师化去后,由儿子张衡接任,史称嗣天师。张衡化去后,又由子张鲁接任,是为系天师。
张鲁割据于汉中,以五斗米道教化人民,建立了的政权。五斗米道凭借政权的力量迅速扩大了影响。张鲁在汉中二十多年,信徒众多,成为汉末一支颇有实力的割据势力。
张鲁投降曹操后,大量信众随之北迁。迁到长安、洛阳、邺城之后,五斗米道的信徒利用曹魏政权宽待张鲁家族之机,或明或暗地宣扬五斗米道。
至东晋时,五斗米道的势力极其壮大,已经遍布至北方和中原地区。
五斗米道信徒以之字为名者颇多,乃代表其道法信仰之意,如佛门弟子常以昙、法”为名者相类。
许多当时叱咤风云、名动天下的人物都是五斗米道教徒,如王羲之、王献之、王坦之、刘牢之、司马孚之、王怀之、司马昙之、寇谦之、斐松之、顾恺之等等,不胜枚举。
张鲁降曹,迁徙到邺城后,张鲁第四子张盛回归迁居鹰潭龙虎山传道教,四方学道者日众。张氏子孙世传其业,统称张天师。
龙虎山这一脉重视符箓斋醮、祈福禳灾、祛邪驱鬼、超度亡灵等仪轨。将授箓作为正一派传承的重要方式,只有受箓后持有箓碟才能名登天曹,修真成仙。
从此,天下又诞生了许多天师道的分支,比如寇谦之在嵩山所创的北天师道、陆修静在庐山所创的南天师道。
此后,诸门派又根据道术道法,分成积善派、经典派、符箓派、丹鼎派、占验派等五大派别。
数百年下来,道门三山五岳,林林总总,不一而足。
而留守青城山的这一脉正一盟威道,继续沿袭道陵祖师二十四治的做法,在巴蜀建立二十四个分舵,设立祭酒,管理分舵。
东汉末年,张角仿照五斗米道,创立太平道,道徒达几十万,遍布青、徐、幽、荆、扬、兖、冀、豫八个州。张角利用教众,发动黄巾军起义,让天下大乱。黄巾军叛乱余波持续了二十多年,最终导致东汉灭亡,让天下陷入数百年的黑暗乱世。
利用宗教煽动信徒,起兵造反,不仅引起朝廷的警觉,也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