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节47 玻璃镜子  我在南宋能网购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硫酸就需要玻璃试剂瓶。

科学总是一步一步发展的,若是将一个个前置条件如此列出来,就形成了类似树状的结构……这也是为什么有“科技树”一说。

中国古代的道士已经摸索出了硫酸的制造方式——利用绿矾(硫酸亚铁)为原料,放在蒸馏釜中煅烧而制得硫酸,在煅烧过程中,绿矾发生分解,放出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其中三氧化硫与水蒸气同时冷凝,便可得到硫酸,而古代道士将其称之为“绿矾油”。

在硫酸中投入之前买的硝石并加热,产生硫酸氢钾和硝酸蒸气……此时硝酸蒸汽通过长长的玻璃管冷凝之后就得到了硝酸。

硝酸银就简单多了。

直接将银子粉末投入稀硝酸中充分溶解就得到了硝酸银。

除了硝酸银之外,还需要氨水溶液。相对来说氨水就比较简单了……只是过程有些恶心——用玻璃瓶装尿液放在阳光下发酵,就会自然产生氨气。再将这氨气通水就得到了氨水。

将氨水与硝酸银混合后就得到了银氨溶液。

……

经过银镜反应后,原本平凡无奇的玻璃就变成了玻璃镜子。看着成品王铁锤张大了嘴巴说不出话来,若这镜子不是亲手参与制造出来的,他甚至会以为是仙家宝贝!

“这……这是镜子!?世间竟有如此纤毫毕现的镜子……”

此时他的脑袋已经停止转动了,只是呆若木鸡的看着镜子中的自己——这还是他长这么大一来第一次真切的看到自己的相貌,看着看着王铁锤忽然自己整理起衣冠来,还特意对着镜子梳理起自己的胡子和鼻毛……

比起欣喜若狂的王铁锤来说,看到镜子成品之后,肖恒却有些不满意。

毕竟各种工艺都不成熟,玻璃本身因为没回火的关系还有些细微的纹理,靠近下边的锡镀层有些厚了,导致镜子下半部分的反光性没有上半部分好。

“还可以吧。”肖恒叹道。

不过他也没有死扣细节,反正这东西造出来就是为了骗钱的,瑕疵多少对他来说其实无所谓,只看着王铁锤的模样就知道了,即便是这样的瑕疵品也足够震撼了。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