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3章 隐藏真实的战略意图(下)  我的两千四百年日记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庞涓没有像易承预料的那样,率兵去解魏国的襄陵之围,反倒是率领两万兵马,直奔卫国国都,并且在七日之后,对卫国国都濮阳进行了猛攻。

对于庞涓的这个举动,易承差点惊掉下巴。

原本以为围魏救赵是孙膑独创,结果庞涓围濮救襄的战术,简直就是围魏救赵的翻版,而且这个计谋还使用在孙膑围魏救赵之前。

易承只得感叹,庞涓和孙膑不愧是从鬼谷毕业的同门师兄弟,解决问题的思路都一样,只不过庞涓的运气没有孙膑那么好而已。

历史总是成王败寇,尽管是庞涓先做出的围濮救襄这一战术举动,可后人能够记住的,依旧是孙膑的围魏救赵。

齐城高唐两位大夫佯攻燕国失败的消息传了回来,田忌却很高兴,因为一切都在按照战前他与孙膑制定的战术进行。

佯攻燕国失败,一来是为了隐藏齐国是鼓动魏宋两小国的幕后黑手,二来是为了让魏军放松对齐军的警惕,这是一颗烟雾弹。

现在,这颗烟雾弹目的应该已经达成了。

于是易承与田忌等人带着四万大军,开始减速行军,做戏做全套,既然齐国攻燕国失败,那么魏国现在便会认为齐国主力正在燕国附近,可现在的田忌,却已经率领了四万大军,逼近卫国东边的一座小城平陵。

平陵城虽小,却控制着魏国国都以东的一大片领土,区域人口稠密,武备不弱,所以很难被攻克,另外,平陵夹在宋国和卫国之间,路上还有一座繁华富庶的城市市丘,皆有自己的武装力量。理论上来说魏国一旦下定决心进攻,齐军的运粮通道很容易就会被切断。

这一切都使得齐国的军队看上去散漫而又无序,根本不知兵法,甚至也不懂轻重缓急,魏军只需截断粮草,便可将这支大军如同瓮中捉鳖一般,生擒在平陵一处。

尽管知道现在齐国主力大军正承担着巨大的风险,不过田忌还是坚持了孙膑的建议,继续放烟雾弹。

魏武卒太强大了,强大到田忌自己也知道,即便是人数占优,齐军与之正面交锋都没有多少胜算,而且一旦陷入正面作战,即便是可以胜,也绝对是惨胜,杀敌一千,自损百,已经是相当乐观的估计,这不是田忌和孙膑想要的结果。

田忌和孙膑想要的是一场大胜,一场可以重挫魏武卒的大胜,而想要这种大胜,必须用计谋才有希望。

从历下城出兵后的第十日。

齐国四万大军,在平陵城北五十里的地方安营扎寨。

齐军主帅营帐中,一盏明灭不定的油灯下,田忌的那张脸被火光照的阴晴不定,显得有些狰狞。

“必须如此么?”

“必须如此。”

“那可是整整两万技击精锐。”

“非精锐不可引敌。”

易承看了眼跪坐在田忌对面孙膑,觉得优秀的战略家,果真他娘的是冷血动物,两万条人命,在孙膑眼中,是完全需要牺牲掉的棋子,从一开始,他就从未打算过这些人的退路。

“可有他法?”

“此乃上上之选,他法定不可有此效果。”孙膑语重心长道:“损失这两万人马,却可将魏国野战主力牵制出来,我军还有四万主力,与宋军、卫军连手,定可伏击魏军,将军莫要忘记,吾等之前所做的一切,皆是为了这一个最终目的!现在可不是为了那些步卒们的性命考虑的时候!”

孙膑的语气很重,可田忌却没有丝毫动怒,他咬了咬牙,最终决定道:“明日一早,本将便会命齐城高唐两位大夫,率领两万军士,前往濮阳城下,引诱魏国人与之决战!”

明灭的油灯下,易承微微叹了口气,孙膑转过头,看向他道:“文弟是否觉得膑此举有些太过残忍?”

易承摇了摇头,“伯灵兄所做的是对的,这就足够了。”

“哈哈哈,好一个做的是对的,就足够了。”孙膑大笑了一声,可声音中却有几分苦涩。

这世上的事,往往分不清正义与邪恶,只有取舍之分。

作为一名鬼谷纵横家,孙兵不选择道义,而选择了阴谋,这便是他的取舍。

翌日,齐军大营。

田忌今早换上了一身黑色甲胄戎装,身披红袍,背挎长枪,显然是表明此番与魏国决战的姿态。

在中军大帐,田忌召集了六万大军中的三十余名高级军官,开始部署齐国的作战计划。

不过这一次的战略计划,是分批次告诉这些将军的。

第一批交代任务的,是齐城高唐两位将军,他们将率领两万精锐攻打围困濮阳的魏国军队,领命之后,他们便出了军帐,去外面召集手下将士。

第二批交代的,则是统帅齐国轻装战车不对和轻装精锐战士的几位将领,他们接到的命令,是立刻动身出发前往魏国国都大梁城,一路上要尽可能的搞出巨大响动,让魏国人以为,齐国人动用了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