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夜,张家已是点上了油灯,张进在小书房里咬着毛笔头,桌案上铺着白纸,正在思索着做一个简单的读书科举的计划。
上辈子,他中考高考还有公务员考试,都是在半年时间里做了一份学习计划,尽了最后的拼刺努力,这才能一切顺顺利利的通过。
当然,这里的科举考试,不是一年半载就能突飞猛进的,是需要长期坚持学习的,所以张进要做的计划也是一份长期计划了,甚至于可以说是一种人生规划了。
比如,什么时候准备下场科举考取秀才功名,又什么时候准备考乡试啊,再什么时候进京赶考啊。
当然,这只是一种美好向往了,事情也要一步步来的,现在张进瞄准的就是秀才功名了,他准备九、十年后,也就是在自己十四五岁的年纪时,下场科举,能够一举拿下秀才功名。
而为了拿下秀才功名,这近十年时间他自是要以这个目标为基准,练好考秀才需要的基本功。
比如,至少他需要练出一手看得过去的好字来,让考官看了赏心悦目,这也能给自己增加印象分。
还有,科考必考的四书五经,以及各种基本的策文破题,自己也要慢慢弄懂,不仅要看懂,还要尝试着去写去练等等。
所以,考秀才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别看只是几场考试,但这几场考试却是读书人十年、二十年甚至是三十年的心血,正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考秀才也是一样的。
想到这里,不断落笔写着计划的张进不由停了下来,然后轻轻叹息一声,要为科举花费这么多时间,这么多心血,想想心里真是有些绝望,可没办法,想出人头地就要吃尽苦头啊,张进只是绝望了一瞬,就又提起毛笔再次开始书写计划了。
而就在这时,外面的院门忽然发出了响动,然后就是张秀才的声音传了进来:“娘子,我回来了!”
再接着,又是张娘子的抱怨声:“你回来了?真是的,醉醺醺的,又喝酒了吧?”
“没喝多少,没喝多少!”张秀才口中这样说,却又打着酒嗝,显然喝的并不算少了。
书房里张进听见外面的动静,就放下了毛笔,起身出了书房,到了厅堂就见张娘子扶着歪歪倒倒的张秀才坐下,张娴则是见机端来了一杯醒酒茶,张秀才喝下之后,又是打了一个嗝,人是醒了不少了。
但他看见张进走进来之后,又是有些耍酒疯地道:“我们读书人读了二三十年,除了一个秀才功名,什么也没有,一事无成,难怪有人说百无一用是书生了!”
“唉!我们是没用了,没那个心力再去考科举了,接下来就要看你们的了,进儿,今儿刘兄说明年就让文才那孩子下场,看的出来他心里是有所期望的,等十年之后,进儿你也该下场了,到时候爹也希望你能够比爹有出息,比爹走的更远些!”
“不说能够进京赶考,成为一名进士,就是能够通过乡试,成为一名举人,那也是光耀家门啊,爹心里也是极为满足欣喜的!绝不能像爹这样,成了一名穷秀才,就再无法进一步了!”
严肃认真的张秀才难得喝醉了一次,也难得撒起酒疯来,但这酒疯听着却是让人心酸的很,读书读了几十年,最后还是个一事无成的穷秀才,这种人生际遇确实让人不甘又无奈。
张娘子却是好气又好笑道:“你真是喝醉了!醉了就好好歇着去,来,娴姐儿,帮我扶你爹回房歇着去!”
“好的,娘!”张娴答应一声,就和张娘子一起一左一右扶着醉醺醺的张秀才回了房间。
而张进看着张秀才那踉踉跄跄的样子,还有听那口里不断说的“一事无成”,“将来就看你们的”等话语,神情有些无奈,又有些觉得紧迫和悲哀。
他在想,如果自己科举之路不顺,是不是哪一天自己会变的和他爹一样?一样的一事无成,一样的把希望寄托在下一代身上?就像上辈子一个农民把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希望儿子能够成绩拔尖,考上重点大学,能够比他更出息一样。
只这样想想,张进就觉得心里很烦躁,他可不想成为这样的人,自己的目标就应该自己去想方设法地完成,而不是把它寄托给后代,让后人背上沉重的希望和包袱,这实在是有些不负责任了。
可是,又想着上辈子农民的期望的眼神,还有刚刚张秀才充满期待的话语,张进又是暗叹一声,无法指责他们,这都是人之常情,谁都希望后人比自己强,这又能指责谁呢?
此时,张进心绪有些浮躁,他深吸一口气,又慢慢吐出,这才缓缓平复下浮躁的心绪,然后转身离开了厅堂,再次回到小书房里,再次提起毛笔写着自己的计划书。
这一次,他写的更加严肃认真了,因为他认识到这份读书学习的计划真不是开玩笑的事情,和上辈子中考高考公务员考试是完全不一样的,中考高考考不好,大不了他可以复读一年,公务员考试考不好,也可以换条路走,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