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8章 赐官  大新主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曲辕犁到了。

当这个黑咕隆咚的物件被抬上大殿后,群臣终于见到了那个所谓的曲辕犁。

“此物果为农具!”中间几位识物的官吏惊呼道。

他们没下过地,但见过人犁地。

确是站在中间的大司农吴会止不住往前走了两步,仔细看了一眼后,摇了摇头:“看起来还真是犁头,但与大汉普通的犁头又有所不同。”

大司农主管大汉财政,其下下辖太仓,都内,均输,籍田等五大令丞,吴会曾经做过籍田令丞,主管过农桑水利之事,对于农具自然是熟悉不过。

三下五除二,将曲辕犁的改进之处,一一说完,朝臣早已目瞪口呆,他们忽然明白,元后为何会将此物拿上朝堂之上了!

上首帘子后的元后咳嗽了一声,吴会自知失礼,连忙回到了原位。

“除了实物外,朕这里还有一份图纸,来人,将图纸传给各卿家一览。”王政君说道,马上有侍者将王匡画的那份图纸传给了下面的大臣。

汉承秦制,“朕”本是皇帝的专属称谓,但此时王政君临朝听政,再加上刘衎年幼,也无人反对。

首先拿到的是王莽,他翻阅后,不动声色的给了旁边的大司徒平晏。

此时,王莽的内心并不想表面那么平静,农具的革新,将对农业带来巨大的促进与发展,这些简单的道理,他自然知晓。

先是发现那个“玉米”,接着造出了所谓的“赤铜”,现在是“曲辕犁”,无一不是对大汉朝有利的物件……

依照六子的年纪,玉米之发现,尚可说的过去,但后两者,依他的年纪恐不容易,定有人指点才是,莫不是那李道人暗中托梦?进而由匠工造出?

大殿后方处,始作俑者王匡却不慌不忙的养神坐着,他现在很庆幸坐在最后面,才没有那么的引人注意,虽然陈崇不断向自己打听着,但他也只是说了几句不痛不痒的话。

当陈崇看完图纸后,抑制不住道:“六郎大才,竟能做的此物!”

“是我家王虎做的。”

“口误,口误,陈崇且告罪。”

等所有朝臣穿越外,已经过去了小半个时辰,只见侍者将图纸收回后,底下的议论比先前还要激烈。

忽然,一阵凉风袭来,等王匡发现时,见旁边的陈崇不知什么时候站起来了,三步并作两步,走到了大殿中间的直道上,将自身完全暴露在“聚光灯”之下。

“臣大司徒司直陈崇为陛下贺,为太皇太后贺,为大汉百姓贺!

有王氏子此物助力,我大汉农业将拥有更多的耕地,更多的粮食……陈崇愿为王氏子请功!”

陈崇说的慷慨激昂陈述道,完毕后向上首行了一礼,又坐回了原来的位置。

旁边的王匡眼睛早就直了,感觉陈崇的这番操作好熟练。

还没等王匡赞叹完,陈崇之后,又有数位王党起身恭贺,王莽即便没有发话,但那些人看到陈崇的动作后瞬间明白了许多,那个叫王匡的少年和安汉公定是密切。

“王匡何在?近前。”只见王政君问道。

王匡无奈,只好站了起来,因为坐姿的问题,腿都有点酸了,他只好忍着疼痛走到了御前。

“鄙臣在!”

“朕听闻这是汝王家庄子所铸,以献给陛下?”王政君问道。

“正是,此人名为王虎,其无意中改造后,发现此犁比现用的犁头作用更加明显,更加便捷,加上其特点,故而命名为曲辕犁。”

王匡话毕,只听到王政君的声音从高处传来。

“宣王虎觐见!”

王虎本没有姓,住在了王家庄子后,随了王姓。

第一次见到这么多大人物,王虎的脑门上全是冷汗。进入了议事的大殿后,他也只敢看着地上自己的那双鞋子。

经过王政君的询问,好不容易得到了百两黄金的赏赐,王虎终于是松了一口气,颤巍巍的迈着小碎步朝殿外走去。

“我王虎能来皇宫,能得此番赏赐,多亏了小郎!”王虎站在宫殿外,眯着眼看了一会太阳,然后在太监的带领下慢慢走出了宫城。

至于赏赐,自然有人押送到王家庄子。

转眼,大殿前方只剩下王匡一个人,只听得王政君继续问道:“汝为王家庄子之主人,可需其他赏赐?”

“鄙臣不需要,只愿王家庄子多出些王虎这样的人,为大汉社稷做出贡献。”王匡义正言辞道,心里谈不上多么失落。

经过曲辕犁一事,王家庄子已上达天听,名声算是打出去了,以后若是有哪个权贵想要打庄子的主意,也需要掂量掂量。

坐着的王莽默默点了点头,对于六子的做法非常符合,这才不失王家之恭谦门风。

哪知王政君还没开口决定,只听得皇帝刘衎说话了。刘衎很少开口,这也是他近一年来,第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