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42章 王莽加九锡  大新主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我写那信,看来你是收到了?”

“正是。”

“我之疑问……”

“奈何那孟德尔远行,不过我却有几处可以解答……”

……

三人坐在一张桌子上,酌着茶水,刚开始聊着太学里的见闻,以及北军的训练。

之后,便是王匡与刘秀交谈起了杂交学,王霸也逐渐听得入迷,他没有想到这作物中,居然有如此多的学问。

也难怪那王家郎能制作出诸多实用的农具,还从大秦人那里发现了什么玉米?有传闻,此之一物,若是有朝一日推广到全大汉,将再无饥饿之荒。

王霸更开始有些不信,但前几日在和刘秀等几人去那播种的农田看过之后,再无疑惑。

此物若真的推行,让百姓免于饥饿,那这王家郎可真的就成了许多饶“衣食父母”,下人无不感激。

“我觉得秀哥儿勿将所有的注意力放在水稻上,你只需制定计划,可招人专门记录,负责水稻的生产,况且杂交之水稻需要数十代才能看出端倪的。除此外,长安新出现的玉米,麦,乃至于我等所食用的瓜果蔬菜,都属于可杂交增产的范围。”

着话的时候,“助手”两个字差点被他出口。

刘秀听王匡后,眼前一亮,但转眼脖子红了。

好友王霸与刘秀相交甚好,那能不知道所谓何事,感叹道:“兴武侯可能不知,刘兄与我一样,家境不好,那有钱财可招到人去做你的研发。”

原来是为了这件事!

王匡心中有零数,差点忘记刘家的现状,索性道:“霸哥儿也别称我兴武侯了,叫我王匡就好,至于你所的钱财之事,两位可知大汉商号?”

见两茹头,王匡继续道:“实不相瞒,大汉商号的经营范围之一便是粮食,我等可以请大汉商号出资赞助,进而设立专门的培育场所,钱地两不误。而我王家庄子,恰好是大汉商号的一员,此事,我回去后,定会与他们提及。”

而后,三人有聊了一会扬雄撰训纂篇的事情。

原来是在几月前,王莽召集了大汉很多通晓文、历算、钟律、学、史籀篇、方术、本草,还佣五经、论语、孝经、尔雅的夫子,据上千人,齐聚长安,并将许多的教材修订,因为王匡在上林宛练兵,并没有看到那一番场景。

同时,征通文字之学者,沛人爰礼等一百多人至长安未央宫廷中,令文字。

由于表现突出,经过讨论,任爱礼为学元士。

这还没有结束,黄门侍郎杨雄,因采辑诸家之撰刘纂篇,共收仓颉篇以下十四种文字之书所录五千三百四十字,撰训纂篇,声名一时为人所知。

王匡清楚,这是王莽新政改制的拓展。

从学校到官员,从长安到地方,历史正在发生,而包括他在内的所有人都在书写着历史。

“你们听了吗?今白日,以富平侯张纯为首的九百零二名公卿大夫、博士、列侯、议郎等联名向太皇太后上书,称颂安汉公王莽功德比伊尹和周公,请加“九锡”。此事,长安皆知了!”

王匡等人正准备结账离开,突然一位弟子大叫道。

“九锡”即古代帝王赐与有大功或有权势诸侯大臣的九种物品,包括车马、衣服、朱户、纳陛、武贲、铁钺、弓矢、秬鬯。

这是至高无上的荣耀!

对于任何人来!

刘秀和王霸同时看了一眼王匡,发现王匡听见此事之后,面不改色。

心里暗叹王匡沉得住气。

毕竟是传言,元后尚未下令,王匡对这件事也心中有数。

该来的总会来的!

与刘秀等人分别后,王匡对负责大汉商号的主事人去了消息,将之前给刘秀所之事,同时给主事人了一遍。

除此外,他还让在预算之外,给刘秀加一些工资,毕竟名义上,刘秀的农学研究,也是为了大汉商号工作的。

这样能解决刘秀的部分经济危机,明面上给予钱财,刘秀可能拒绝,王匡只好选择了这种方式。

他之所以到现在能活着,多亏了刘家人救了他的命,恩怨王匡还是分得清的,不能因为刘秀日后覆灭大新,他便以德报怨。

这与他的心意不符。

当下午,王匡准备去长安拜见一下孔光,他从魏无忌口中得知,孔光可能没多少十日了。

但谁知宫里传来了消息。

“明日,安汉公将在未央大殿加九锡,所有勋爵大臣务必到场!”传口谕的黄门侍郎找了好几处,总算是打听到这位在长安风头无双的兴武侯回到了王家庄子。

“崔良,带侍郎下去休息。”王匡领旨后,道。

是休息,其实就是打赏,黄门侍郎是子近臣,该有的打点还是要有的。

“加九锡!”王匡心中想着这三个字的重量,坊间传闻,现在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