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四十一章 皆大欢喜  中明崛起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马文升,你就没有一点的内疚吗?你知不知道做了什么事?四百多饶命啊,你怎么能够痛下杀手?我们有罪,我们家人有个罪?”

这个大汉道,可是让他们失望的是,马文升并没有表现出悲赡表情,而是很冷静的看着他们。

“老夫不会内疚,老夫做人一生光明磊落,不是老夫做的事,何必要承认?你是宣府参将,我认得你。当初老夫去宣府巡查,你还拜见过老夫。不过你要报仇,找错人了!”

徐承重看着他们,未免有些难过。他们确实贪了很多军粮,也已经付出了沉痛的代价。如今连报仇都找错了人,这何尝不是一种悲哀呢?

“找错了人?马文升,你当我们兄弟们是三岁孩不成?当初将我们开革的是你,灭了我们满门的人不是你,还有谁?”

“老夫判案,都是按照大明律定罪。你们虽然有罪,但是不足以灭门。而且老夫巡查,只带了钦差仪仗,就算我下了令,谁会遵守?你们一群到死了还糊涂的混账东西。”

马文升既愤怒又无奈,他应该在离开的之后就做好完全的准备才是,可是却让这个镇守太监刘清钻了空子。

对面的黑影不再话,现场冷静了下来,沉默了很久,随即他们都想明白了,更加的愤怒。

“不,不可能,怎么会是他?刘清,不对,不对啊”他痛苦的叫喊出来,这曾经的朋友,现在却成了害自己的嫌疑人。

“没有什么不对的,你们现在才想明白,不就是已经知道了实情么?锦衣卫查到的更多,怎么样,放弃抵抗吧。”徐承重再次劝他们。

“事到如今,老夫问你们一句,听你们话,言语中都愤怒不止。老夫当年对你们的宣判可有不妥之处,可有冤枉了你们?”

而他们领头的却坐了下来,然后看着马文升:“不,大人断案明察秋毫,又怎么会冤枉呢?三十多个弟兄,咱们早就认罪了……”

停顿了一下,他却又了起来:“不过马大人,你定了我们的罪,你定的了整个宣府边军的罪吗?刀兵器械,钱粮银子,朝廷拨了多少。总督衙门扣一半,指挥使司扣一半,千户百户扣一些。到了普通军士手里还剩多少?这已经是边军不成文的规定,哪个不贪,哪个敢不贪?”

“马大人,咱们也是光明磊落的汉子,哪个手里没有几条鞑子的命?为了搏一个好前程,咱们命都不要了,可是在边军,不是搏命就能有前程的。马尚书,你将我们问罪了,可是那些上面的人呢?”

听到他的话,众人都不言语。他出来的只不过是大家都知道的事实。真实的大明就是这样,朱元璋当初就是害怕官员贪污,可是没有想到,怕什么,就来什么。

“都现在是大明的盛世,可是谁见过鞑子在我大明国土烧杀抢掠,谁见过边军将领的层层克扣?军士们饭都吃不饱,还打什么仗?这就是盛世?”

“大人,属下们求你一件事,杀了刘清,救救大明!爹娘,孩子,我来陪你们了!”完,这个领头的大汉就拔刀抹了脖子。

徐承重都没有反应过来,剩下的众人都自杀了,一个也没有剩下。

马文升叹了口气,他没有想到会是这样一个结果。徐承重让人开始收拾现场。而马文升像是没有了力气,摇摇晃晃的。

边军贪墨,可是后面的就太平了么?从上到下,哪里不贪?一件盛世的衣服,解开了确实满目疮痍,谁都不敢揭开。皇帝不敢,文官不敢,大家都假装看不见。

弘治帝辛辛苦苦拯救十多年,却没有多大的变化。原因就是从上到下都烂透了,不过徐承重相信,从自己这里开始改变。

这件事情就是这样完结了,毕竟还被徐承重抓了四个活口。当然这些人也都交给厂卫了,牟彬分了三个,王岳得到了一个。毕竟人家东厂也不好过,牟彬就当个好人。

弘治帝终于出了口气,这四个人都不需要审问。他们做的事都是死刑,挑衅皇权,无论在什么时代都是没有好下场的。

不过最兴奋的不是他们,而是这六科十三道的言官和御史,这些奏本跟雪花一样飞入了内阁。他们是最见不得错误的一群人。

平常时有些风吹草动都参奏半,现在出了这样一件大事,不参奏还得了?

于是参马文升的,参宣府总督的,参镇守太监,甚至还有参徐承重的。

有人徐承重拥兵自重,希望皇帝解除他的南岭卫指挥使职位,并且追究其擅自调动队伍的事情。

不过大家都当没看见,这个仁兄也是头铁,没看见人家刚立下大功么?况且人爷爷就是魏国公,管理着下的兵马。自己撞枪口,这就是找死了。

弘治帝对于这种事情还是很有经验的。所有的奏本都留中不发,第二,司礼监终于传达了陛下的旨意。

余下的四人皆送菜市场斩首示众,马文升没有过失,并不追责。宣府镇守太监刘清渎职,撤去镇守太监职务,发配中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