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后记  不负大明不负卿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历史地位无人可以抹杀。

没有他破釜沉舟式的改革,大明延续不了那么长,所以在小说中我不断提及一个观点:大明后续几十年,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张居正才扛下来的。

所以,无论张居正面对后人多少非议与争论,我都愿意将他看作是大明最伟大的政治家,没有之一。

至于选择朱翊镠作为猪脚,当时可以说也是顶着巨大的压力。

因为他是潞王,王爷的身份在明朝很是尴尬,都知道明朝对皇室子弟诸多掣肘,很难参与到政治中来。

因此,我也被许多读者骂过,说我根本不懂得明朝皇室子弟的处境,完全忽视了明朝这样一个大背景。

我何尝不知?

但我还是选择了朱翊镠做猪脚,而且让他参与到政治中来,并最终把万历皇帝赶下台坐到皇帝的位置上。

现在终于可以谈谈我的看法了。

明朝皇帝子弟身份尴尬,受到诸多掣肘,很多人都喜欢将他们比作被豢养起来的“猪”,这是事实,是大背景。

但凡事都有例外。

并不是所有的皇室子弟都活得如同猪一样,也不是所有的皇室子弟都活得如履薄冰整天提心吊胆。

放飞自我的皇室子弟也有。

朱翊镠就是其中一例。

他是明朝第一代潞王,明穆宗朱载坖第四子,明神宗朱翊钧同母弟,生母孝定太后李氏,即小说中的李太后。

隆庆四年公元1570年被父亲明穆宗封为潞王。万历皇帝登基之后,对这个唯一的弟弟宠爱有加,让他在京师待了二十年这是一个特例。

朱翊镠受尽李太后的纵容无度和皇兄明神宗的恩宠加身,在大明朱氏皇族家庭中极其少见又是一个特例。

朱翊镠终其一生,由于李太后的过度溺爱和恩宠,万历皇帝几乎无力,也无法约束而只能任其妄为。

而这正是致使朱翊镠有机会放飞自我的一个很重要原因。

万历十年,朱翊镠十四岁,按照皇家习俗需要准备完婚。

为了准备他的婚礼,据记载,宫廷用了各色金三千八百六十九两,青红宝石八千七百余颗,银十万余两,珊瑚珍珠两万四千余颗

由于费用奢侈,户部看不下去,以礼法大明会典载“亲王定亲礼物,金止五十两,珍珠十两”提示万历皇帝:潞王婚礼的费用严重超标。

然而,万历帝在李太后这座大山的重压之下,根本无法言明,只能置之不理,光边备军费就挪用九十多万两,甚至把整个京城的珠宝都买空了。

经过张居正的十年励精图治与整饬朝政,明王朝的经济状况确实有了很大改观,可朱翊镠婚礼开销实在惊人。

假如张居正不在万历十年去世,后来恐怕会被活活气死。

当时有不怀好意的人给李太后出主意说,张居正家有万贯家产,抄了他的家就不用发愁潞王的婚礼。

为了替宝贝儿子追讨婚礼费用,这位出身农家、曾经高度尊敬张居正的李太后居然点头同意了。

结果,抄家仅仅得了几万两银,根本不够她儿子用的。

不过,这些与朱翊镠后来的贪淫与奢华相比,仅仅只是个开始。

朱翊镠大婚之后,之国就藩就立即被提上议事日程。本来明代亲王的之国就藩没有年龄时间上的硬性规定,但素有出府成婚即议出藩的惯例。

几番考量后朱翊镠选择了卫辉。

历经四年,费尽艰辛,至万历十六年五月,潞王府终于竣工修建完毕。

整个王府建筑群规模宏大、雄伟壮丽,坐落于汲县城的东半部。至今卫辉潞王府的遗迹,依稀可见昔日气势。

修建潞王府期间,朱翊镠仍然居于京城。万历皇帝曾多次到昌平十三陵拜谒祖陵及视察寿宫的修建,每次离京都命朱翊镠监国这又是一个特例。

万历皇帝对潞王的宠爱、信任、亲近可见一斑这与本人在小说中所写的嫉妒、提防,其实有很大的差别。

万历十七年,朱翊镠离京就藩,朝廷动用五百多艘船只装运财宝家私,沿途顺天、河南各府县官员均举行盛大的迎送仪式,这又是一场浩劫。

保定巡抚在奏疏里向万历皇帝大倒苦水:说潞王之国就藩,费用浩大,经由河间、大名二府,连岁荒役,委难筹措,乞于天津仓动支米一万七千石、临清仓动支米一万一千石。

按当时的米价,共两万八千石大米的比价约相当于两万两银子。

这些借贷,官员们必将往下层层摊派搜刮,百姓之苦可以想象。

就藩无须问政事,朱翊镠便开始谋划生财之道,仗着万历皇帝与李太后的宠,他可不管朝廷对皇帝子弟的掣肘。

穷极无聊之下,明朝那些精力旺盛的亲王们自然能搞出百般花样。倘若醉心技艺也就罢了,可醉心于荒淫,对皇家而言最多也无非多养几个不肖子,但对于百姓来说不啻于一场灾害。不幸的是,朱翊镠恰好属于后者。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