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章牙牙学语  爷爷带我去北宋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三天的满月酒宴终于结束!除开那倒霉催的天使之外,可谓是十分圆满。浏阳县也回归到了往日的平静。

尚是奶娃子的邓嘉则是每天努力的学习着说话。起初他是瞪着双眼,听着母亲与下人说话和下人们互相的聊天,但就像是后世的人看了一个月不带字幕的美剧一样,收效甚微。

直到昨天,酒宴结束后。母亲开始一手抱着他,一手捧着本《百家姓,拿她那颇有王熙凤风范的嗓音开始忽高忽低,抑扬顿挫的朗读起来。对外宣传是邓家也是诗书世家,要对儿子从小进行文化熏陶,也不知道她是受到了什么刺激。

虽然邓嘉对于这种“文化熏陶”很是不以为然,他认为与其对一个才满月的奶娃子瞎比叨叨的念书,还不如让他听点音乐来得实在。

但是他不是一个普通的奶娃子,他是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奶娃子,他是一个有着二十一世纪新思想,有追求,有梦想的奶娃子。他有一个小目标:我先挣。。。。。不对,是我先学会说话,然后长大,成年,当上地主家的少爷,迎娶几房姨太太,走向人生巅峰。所以在母亲对他进行文化熏陶的时候,他特别的认真。

认真归认真,不过这文化熏陶的滋味,的确是不太好受。宛如是上英语课,英语老师拿着书照本宣科一直念,你还没有办法暂停与提问。但好歹宋朝的文字和现代的繁体字九不离十,所以他勉勉强强还是能跟上母亲的语速。至于他为什么能看懂繁体字,他自己也不知道原因,可能是天赋吧!

又是过了一个月,每天母亲都抱着邓嘉至少要进行两个时辰的“文化熏陶”,母亲也发现邓嘉似乎对此特别感兴趣,也不哭也不闹。每次都睁大着双眼认真的盯着她手中的《百家姓,嘴里也是咿咿呀呀的跟着她念。

于是母亲抓住这一点到处去炫耀,说我儿子肯定是文奎星转世,将来一定考状元的料!然后自顾自的就把十五年后的状元给预定了。

而邓嘉在这一个月里最大的收获就是,他终于可以大致听懂别人说话了。除开下人们有时语速快的惊人,而且混杂着各种乡村俚语的土话之外。

为此他差点大哭一场,真是不容易啊!老天爷不公啊!为毛别人穿越不是金手指就是白胡子老爷爷,我为了说话这么个简单的事,就如此的艰难!难道是因为我不是正规起点穿越者学校毕业的,就被区别对待了?

自从可以听懂别人说话以后,邓嘉这才开始慢慢的真正了解这个世界,以及他身边的一切。比如,他终于知道自己母亲祖籍四川,好像和苏轼家里还沾亲带故的,叫做刘莲,这名字一听就有一股水果王者的气息。

他还有一个五岁的姐姐,唤作永乐。邓嘉不是很喜欢她,因为她精力十分旺盛,总是在他睡着后,偷偷溜进房,来掐他现在肉嘟嘟的小脸。母亲虽然为此没少责罚她,但是她屡教不改,爷爷又特别宠她,所以也拿她没什么办法。

至于他到现在还从未见过的父亲,听说是自己出生的时候太高兴,自个掉进池塘里染上了风寒,家里特意从四川请了一个姓唐的大夫在给他治病,目前处于隔离状态。

奶奶姓张名合,原本是浏阳本地一个做茶叶生意的大户人家的大小姐,过着衣食无忧的日子,结果被当时还是放牛娃的爷爷几句花言巧语给骗的团团乱转。奶奶家当时肯定是不同意这桩婚事的,于是十六岁的她便跟着爷爷私奔到了汴京。

后来爷爷发迹,请仁宗皇帝保媒,她才正式嫁给爷爷。正是患难夫妻百日恩嘛,爷爷也对得起她,至今未有第二个女人。

而爷爷的事,家里人谈起的不多!邓嘉只知道他在自己满月酒宴上作了一首相当牛B,连苏轼都自叹不如的好词,但词的具体内容邓嘉没去了解。以及他给自己取了个叫做石三儿的小名和他短短三十年的时间,白手起家将邓家家业发展得超级大,但到底有多大还不清楚。不过旁人言语之中皆是敬仰,赞叹之情!

“石三儿,我的儿!醒了呀,那正好咱们去给奶奶请安!”母亲刘莲温柔的声音传来。说着,芊手如云,轻轻的将邓嘉抱了起来。邓嘉看着这张充满温馨与慈爱的脸庞,嘴角不由得扬起一个发自内心的笑容。

“吾儿笑得真好看!这小鼻子,小眼睛越发的好看了,也不知道以后哪家的姑娘有这么好的命嫁给我儿!”刘莲抱着邓嘉,高兴地说道还俯下身子,在邓嘉稚嫩的肥嘟嘟的小脸上亲了一口。

邓嘉也不知怎么的,看着眼前这个女人就觉得她和后世的母亲的形象开始慢慢重叠在了一起,他眼角开始渗出了泪花,忍不住的喊了一声:“姆妈!”

顿时,刘莲愣住了!她又有些不敢置信,嗓音都有些颤抖:“我的儿,你,你刚刚叫我什么?”

“姆妈!”邓嘉又响亮的叫了她一声。

这一声姆妈,让刘莲彻底激动了!她高兴的说不话了,抱着邓嘉开心的转,嘴里发出一阵银铃般的笑声。

好一阵子,她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