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章一鸣惊人  爷爷带我去北宋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春去秋来,年复年。邓嘉上岳麓山拜师求学已经三年了。山上人有山上人生活,山下人有山下人的故事,就在他上山的第三年里,沉寂许久的老百姓医馆顷刻间响彻天下,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哪怕是远隔重洋的倭国、高丽亦有远道而来湖广的求药问医之人。

而这故事得从三名老百姓医馆的少年游方医师进京开始讲起。

。。。。。。。

大宋汴京

三名少年穿着胸前印着老百姓三个大字的青衣,各自背着硕大的药箱进入了这座大宋的最繁华的城市。

这三名少年高矮不一。最高的那个叫做吴跃云,一般个头的叫做刘海巍,最小的叫做周佳欣。他们便是老百姓医馆第一批毕业出来游方巡诊的医师中的三个。

毕业出来游方巡诊的医师都是三人一组,原因是他们学的东西各有不同,相辅相成。而且结伴同行也相对安全一些。

他们逢城便进,遇村便入为当地的老百姓免费看病开药,从浏阳县一路走走停停到了汴京附近。本来是先要去周边的乡村替老百姓看完病,最后再进汴京的。但是奈何盘缠用完了,三人只得先进汴京城,去邓家的店铺预支下个月的月钱。

三人进了汴京走着走着正找着邓家的店铺,突然瞧见前面熙熙攘攘,人山人海。

少年人好奇心重,三人便上前挤着去瞧。可是左挤右挤就是挤不进去,吴跃云就问向前面一名书生打扮的男子:“这位大哥,前面发生了什么事呀?”

那书生回过头来,说道:“朝廷贴皇榜呢!”

吴跃云:“这位大哥,那皇榜上写了什么,您能念念吗?”

这位书生也是个好管闲事的:“好,我念念,你听着。朕膺昊天眷命,自朕登基以来,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四方仰德,万国来朝。不飨今祖母皇太后病重。。。。。。群医无策,药石无医,特重金寻求民间良药名医!”

吴跃云听完。灵光一现对刘海巍和周佳欣小声说道:“咱们不是缺盘缠吗?正好朝廷重金求医,咱们不妨去试一试。”

周佳欣年纪最小,凡事都听师兄们的,他没有说话。刘海巍则是犹豫道:“太师爷,嘱咐我们不要和官府牵扯的,这合适吗?”

吴跃云道:“太师爷也说过出门在外不要榆木脑袋,要随机应变呀。再说我们只是为了解决盘缠,又不求其他。太师爷不会责怪我们的。”

“可是就凭咱们的医术能行吗?我听说给贵人们治病规矩可多呢,治不好是要治罪的!”刘海巍担心道。

吴跃云呵呵一笑,拍拍身后的药箱自信的说道:“怕什么,咱们有师爷的磺胺神药。这一路上咱们治不好的病,用磺胺一剂下去哪个不是药到病除?”

说到磺胺,刘海巍也露出微笑:“嗯!师爷是真厉害,他老人家的磺胺真可谓是包治百病了!纵使扁鹊华佗再生亦无法与师爷相提并论!”

周佳欣在一旁听着,也是疯狂点头表示赞同。

吴跃云眼睛往前瞟,笑着问道:“那咱们。。。。。。。”

“走!揭皇榜去!”刘海巍大步向前,就要去挤开人群上前揭皇榜。

那书生连忙拉住了刘海巍:“你们要揭皇榜?这可不是闹着玩的,要是治不好可是要掉脑袋的!”

吴跃云笑着扯了扯胸前老百姓三个大字:“这位大哥,我们不是闹着玩。我们是湖广老百姓医馆的游方医师,我们真的能治祖母皇太后的病。”

那书生一愣,随即又笑道:“胡说,哪里有你们这般年纪的医师。莫要胡闹,误了卿卿性命。”

吴跃云:“大哥放心。我师兄弟三人一路行来治好的病人没有一千,也多过百。若无真本事,怎敢去揭皇榜?”

说完,吴跃云不理会那书生,带着刘海巍和周佳欣挤开人群,到了皇城根城门柱子前,一把将皇榜揭下。

他这一撕,看榜的兵丁一看是三个小子,还以为是来捣乱的。二话不说抹肩头拢二臂,将三人给绑起来了。接着押着三人到城门楼子里见榜官问罪。

三人进了城门楼子见了到范纯仁,立而不跪。不但不跪,吴跃云还背手捆着,冲范纯仁咧嘴问道:“敢问大人是谁?”

“本官乃是范纯仁。”那榜官回答道。

三人一听,连忙弯腰行礼,吴跃云说道:“原来大人是范文正公之子,失敬失敬。可是范大人啊,您讲不讲理啊。给祖母皇太后治病,难道说就捆着去吗?”

“哎呦,原来是三位医师哪。”范纯仁埋怨起看榜的兵丁,“你们真是可恶,怎么把医师给捆起来了?”说完,赶紧上前,亲自松绑。

可松完绑,范纯仁看着三人又疑惑道:“三位医师看着年轻,敢问师从哪位名医?”

吴跃云朝南边拱手说道:“恩师唐慎微。”

刘海巍也拱手接话道:“师爷邓嘉。”

周佳欣看着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